更新:2025-07-05 06:37
首映:1984-12-15(日本)
年代:1984
時長:109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3
觀看數:11947
來源網:三年影視
《W的悲劇》生不如死才是悲劇
《w的悲劇》選擇學校,選擇工作,選擇晚飯吃米飯還是面條,選擇回家看片還是去網吧打游戲,選擇向東,選擇轉身,選擇擠這一班地鐵,選擇下一節車廂,生活中充滿選擇,就像做測試的選擇題,一步選擇,兩步選擇,三步選擇,最后的結果都不會相同。于是就有了平行時空的自己,如果當初沒有向欲望低頭,現在就能和他在二樓的窗臺上看野花和日落,但也沒了鮮花和掌聲。不管結局怎樣,這已經是我當下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有惋惜,也會哭,也會有人說是悲劇,但不會回頭,生活如此,再來一遍,我還會如此選擇。
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一部日本電影《W的悲劇》,我一開始看的是在《十月》或者《收獲》上刊登的劇本。開頭有一幕:女主人公試鏡失敗后,和一個愛慕她的男人去借酒澆愁,然后回到了男的家里。她把燈關了,他打開,她又關,他又開,她再關,他再開。房間里一明一暗的交錯著。。。
那時候我還太小,看不懂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就扔下了。后來無意中看到電視里在播這部電影,看的時候已經接近尾聲,又莫名其妙地把結尾記住了:女主角向男主角緩緩地作了一個拉起裙擺鞠躬謝幕的動作,男主角長久的為她鼓掌。。。然后出字幕才知道就是之前看過的劇本《W的悲劇》呀。
這在當時是個很有新意的電影。兩條主線交錯進行,一條是劇院正在排演的著名偵探劇《W的悲劇》,一條是演員們為夢想而掙扎的真實故事。20歲的實習演員靜香相信做個好演員要有生活閱歷,于是她把自己獻給了一個資深男演員。她似乎想說服自己這是愛情,她問路邊的小狗:我是不是戀愛了?問河里的鴨子:我是不是變得比較有女人味了?最后失神地對自己說:大概就是這樣吧。。
前幾天才知道主題歌的名字應該叫《Woman》后面的“來自女人的悲劇”應該算小標題。這首主題歌得到了我爸的高度評價,說這是他聽過最好聽的日語歌。
作曲者好像運用了一種"不協和音"創造了一種空靈的浮游感,而作詞者則是配上了極為烘托氛圍的歌詞"あ~時の川を渡る船に オールはない、流されてく、橫たわった、髪に胸に、降り積もるわ、星の欠片"
這個聲音真好聽,而且有一種不悲傷也不快樂的感覺,我跟他說歌唱者并不是專業的歌手,她的主業是演戲,他說簡直沒有天理,僅僅是副業就歌唱得宛如天籟
1984年的日本電影《W的悲劇》,故事有些簡單或者老套,藥師丸博子扮演的三田靜香是“海”劇團實習演員。劇團決定公演推理作品《W 的悲劇》,并通過考試選拔女主角摩子。菊地香被選中,而靜香被安排飾劇團女傭人兼幕后提詞。她在男朋友昭夫鼓勵下背熟了全劇的臺詞。一天夜晚,女明星羽鳥翔的資助人堂原良造暴死她的房中。為了避免因這樁丑聞斷送白己的名聲,羽鳥翔以讓她飾演女主角摩子為條件,懇求靜香當她的替身,此后,靜香在舞臺上成功地扮演了一個殺人犯的替身,她把現實經歷和角色性格融為一體.演得真摯感人,獲得觀眾贊許。散場后,菊地香持刀撲向靜香.昭夫因保護靜香而受傷。昭夫向靜香求愛,靜香向昭夫表示了自己要從頭做起,繼續演戲的心清,含著微笑向他告別。
之所以說這部片子情節老套和簡單,是因為關于女藝人成長經歷的曲折的片子是在是有太多,最近那部讓劉青云當上影帝的《我要成名》實際上告訴了我們一個類似的故事,而安東尼奧尼的《不戴茶花的茶花女》則不僅展示了女藝人的道路,同時也強調了女權主義
很是精妙的結構,遞進結實到位,人物關系對應豐滿,在欲望中前行的人類,在與別人欲望的交叉中曲折蜿蜒,有的是機會,有的是威脅,有的最終會呈現真相,有的謊言能夠安然到底,就看你命運如何。
片中拉來拉去的燈線以及跳來跳去的拿頂上的海報情節,對整體是一個很好的說明與點題。
《W的悲劇》生不如死才是悲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