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6 22:56
首映:2022-03-04(中國大陸)
年代:2022
時長:60分鐘
集數:10集
連載:更新至9集
評分:0.0
觀看數:74910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未來中國:把有限的時間,留給無限的海洋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在200多項高科技的助力下,中國向全球展示了一屆硬核又浪漫的冬奧盛宴。它不僅讓世界友人為之驚嘆,連不少國內觀眾都被刷新了認知。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正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AI智能、元宇宙、腦機接口、生物技術、太空探索……越來越多的人愈發好奇:“中國智造”在世界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滾滾而來的創新浪潮正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未來又將帶領我們走向何方?
是時候為大眾來一次系統的答疑解惑了!
今晚
提到能源,人們并不陌生。我們經常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些燃料就是最常見的能源,但是這類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是不可逆的。而提到可控核聚變,一臉懵。可控核聚變居然還是人類終極能源?
節目硬核知識含量很高。在聊可控核聚變的過程中,對能源的過去、現在、未來也展開介紹,尤其是幾位學霸的演講與討論,讓大家對能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原來在大規模使用化石能源之前,人類主要依靠柴薪燃燒來獲取能量,但是隨著人口和對能源需求的增加,人們開始尋找其他更加高效的供能物質。
說起海洋科學,就不得不提到“網紅院士”汪品先。82歲時9天3次深潛南海,發現了深水珊瑚林;85歲時在互聯網做起海洋科普,成為B站“百大UP主”;耄耋之年依然騎自行車上班,堅持與時間賽跑。如今,86歲高齡的汪品先院士在《未來中國》講起了自己和海洋科學的故事。
全球海洋總面積約3.6億平方千米,約占地表總面積的71%,相當于陸地面積的2.5倍,但人類只探索到了海洋的5%。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大空間,早在四十年前汪品先院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以往總覺得科學是枯燥乏味的,難以理解,但是這檔節目很有意思,它的口號是“以青春之名,燃科學之光,節目邀請了頂尖的科學家以“科學榜樣”的身份從實驗室走到臺前分享科學經歷,同時,幾個不同專業背景的青年進行科學演講,講述科學故事,與科學榜樣一起探討當下、暢想未來中國。第一期講的是北斗導航系統,也就是我們使用的定位系統。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導航系統,歐盟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美國的GPS和中國的北斗BDS,原來我們說的GPS是美國的導航,而且目前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已經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未來中國:把有限的時間,留給無限的海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