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1 22:21
首映:1933-01-05(紐約首映) / 1933-04-15(美國)
年代:1933
時長:110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1
觀看數:80579
來源網:三年影視
【亂世春秋】un-stopped 時代
居然有人說不好看?什么眼神? 只想問要怎樣的才能入你的眼?三生三世?微微一笑?那樣一個時代,戰爭,變革,將每個平凡的人的命運都牽動著。友誼地久天長,是電影的主題曲,是每次年輕人們入伍前及抗戰勝利過來的旋律,從老伯爵到小兒子,就那樣過了那么幾十年以后還是這首。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上月公司年會高層也拉了一段蘇格蘭風笛,也是這首。難道“友誼地久天長”還有鼓舞抗戰的意思?其實電影最讓我意外的是哥哥跟妻子蜜月之行,不是意外于兩位青梅竹馬的純粹愛情,是意外于前一秒妻子海邊指著遠處的帆船
獲1934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獎!
三十年代初是英美電影交流的黃金時代,1933年的第六屆奧斯卡金像獎更是竟爭激烈,共有十部影片角逐最佳影片,而改編自英國同名舞臺劇的本片則脫穎而出,最終獲得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弗蘭克.勞埃德榮獲最佳導演獎。
影片描述1899年布爾戰爭時,羅伯特.馬利奧特和妻子珍·馬利奧特被征召前往戰場,從此馬家與世界時局息息相關。1900年羅伯特榮歸故里,但鐵達尼號船難使長子喪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幼子奔赴戰場,不幸為國捐軀。馬利奧特夫婦厲經時代的嚴峻考驗,始終恩愛如初,也從未對國家失去信心。克里夫·布魯克和黛安娜·溫亞德的表演也非常精彩。 由始至終撐起了這部戲劇時空長達30年的文藝劇作。
亂世春秋 Cavalcade (1933)—第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看完這部電影,突然對奧斯卡電影的評選制度很好奇。上知乎看了一下,其實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未必是當年的出色電影,評選的過程存在太多主觀因素,包括評委的個人喜好。每年都會有很多好的電影落選,而那些我們認為并不怎么出色的電影入選。所以最佳影片只是一個維度或者幾個維度的評價,不能說明什么。可能是之前對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期待比較高,所以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非常失望,雖然最后我還是堅持把它看完了。
電影講述了1900年左右英國的一些重大事件, 布爾戰爭、伊麗莎白女王去世、泰坦尼克號沉沒、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整個過程以兩家人的生活為主線來描述,有點流水賬的方式記錄,幾個重大事件之間的前因后果描述均很少,只是單純地以家庭的改變來反應這個時代,以小見大的方式固然不錯,就是缺乏高潮。其實每個事件都可以拍成一部不錯的電影,把所有的東西放在一部電影里卻又沒有側重點會讓觀眾覺得很無聊。可能是資金有限,泰坦尼克的沉沒居然只有游泳圈這一幕也是有點厲害
情節拖沓枯燥 內容無新意 看得昏昏欲睡 比百老匯旋律還要難看 起碼百老匯旋律里還能看看美女 描述戰爭沒有刻畫出戰爭的殘酷 描述愛情沒有那種激情似火的愛戀 描述權勢沒有鮮明的對比沖突 描述親情卻絲毫沒有感人肺腑的感覺 整部影片完完全全就是個失敗 如此惡心而獲得了奧斯卡 這么多奧斯卡獲獎影片中國則引進了亂世春秋 難道只因為電影里提到了中國? 不知是否能得奧斯卡獲獎最爛電影的頭銜
【亂世春秋】un-stopped 時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