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3 04:53
首映:1999-05-19(法國)
年代:1999
時長:169分鐘
語言:法語
評分:7.6
觀看數:67044
熱播指數:769
來源網:三年影院
追憶似水年華
短短兩個半小時要把普魯斯特的意識放在一個影片里面太難了。
畫面的越充分越立體越詳細,越不適合意識的體現。即便是現在科學如此發達,我們對我們意識我們腦部的了解仍然是知之甚少。
普魯斯特用文字把意識的混沌和美好完美的體現在文字中,他的腦子記錄每一個痛苦和鮮活的瞬間。他的小說把這種意識的無意識性毫無保留的記錄下來,有些小說可能一本書只為一片意識停留,比如愛情小說為了那一秒心動書寫整個故事,白娘子為了西湖一瞥差點送了命。
導演想在這個里面做挑戰做嘗試,這無疑是偉大的嘗試
當我感覺漸漸不再氣餒,
重拾寫作信心的時候,我想
如果遺忘使回憶不再與當下有任何聯系,
讓我們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因為我們曾經經歷,這空氣并不屬于任何天堂,
而是我們所失去的那些真正的天堂。
這意味著我對死的恐懼,在我回憶起那些馬德林蛋糕的味道時就消失了。
在那一刻,我已經超越了時間,
超越了所有的外在事件和快樂。
每一次似曾相識的奇跡把我帶離現在。
我在這并不快樂。就像詮釋法律和理念的符號,
一邊試圖思考,把我的感受代理陰影之外,
轉化為對等的精神狀態,唯一的途徑就是,
創作一部藝術著作。
三年前,我失業時,一個人在家附近的商場里看的這部電影,看得快睡著了。但仍然本可以看完的,像是被什么打擾了,沒能看完。雖然后來一直設在電影計劃清單里,然而一晃已是三年。三年后,我已脫離當年境地。我知道,這次再不看完,可能就再也不會看完了,如同人生很多事一樣,時光太過匆忙,而很多想做的事如果不抓緊時間根本來不及做。
今終于看完了,有為看完而看完的味道。從電影的晦澀意識流,就對要閱讀完原著的難度可見一斑。有的事,存在最合適去做的時間,讀書也一樣
看著照片想起與此人相關的往事,又從往事中的一個細微動作/物品,回憶到與其相關的其它過往,如此再三地自由聯想,便復雜交錯地勾勒出了主角馬塞爾的一生。無疑是緣木求魚,因此導演聰明地抓住原著中意識流之感,讓觀眾一如進入夢境般,隨著馬塞爾的思緒躍動,反覆穿梭在馬塞爾漫漫一生的各個經驗翦影中,感受到回憶之玄妙,卻也讓人容易在其中迷了路。
“真正的生活,最終被發現和理解的生活,因而也是真正經歷的唯一的生活,這就是文學。”
“哪怕是微不足道、毫無意義的東西,只要被感受到,得到再創造,就再不是微不足道了,就成為整個生命,成為藝術”
我用語言把它變成現實。只有將其付諸語言,我才能使它完整;這種完整性意味著它已喪失了傷害我的力量……我從中達到了一種我可以稱之為哲學的道理。
有兩本書,值得很多人一輩子研究。一本是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一本書《尤利西斯》。這兩本書,有大多數的人,拿起放下,看了一半,再也不想看。回頭再拿起,再放下,一輩子,沒看完。
發狠心想看《追憶逝水年華》,書沒看,電影也沒看,不知道該怎么醞釀那種情緒。有說好的,有說不好的。
我不評價,我只說狀態:我看了,看不下去,不忍心看下去。雖然,書我翻開過不下五次,電影也打開過好幾回了。
一直想聽到一位認真的讀者和觀影者,告訴我,書怎么讀得舒服,電影怎么看得舒服。
毫無疑問,書和電影都是經典。
追憶似水年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