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長大后看的唯一一個印度制作的印度電影。之前聽過一些好評。看了以后完全不理解為什么這個片子得到好評。故事情節生硬,表演夸張。里面的愛情都發生在門當戶對的人之間甚至親戚之間,所有青年男女剛好配對,太不真實了吧。唯一值得一看的是片中的印度街景和民俗風情,我很喜歡他們的婚慶歌舞場面,不過就這不足以撐起一個電影啊。比起發生在中產階級圍墻內的主線故事,我更喜歡看偶爾閃過的熱鬧的塵土飛揚的大街,過往的各種面目的人和交通工具。當風光片看好了。
啊?就這還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Did I miss anything?
在影片中陸續出現的萬壽菊含有特別的象征意義。萬壽菊的花語包括了“生命”、“勇氣”和“忠誠”。它的味道有點辛辣,可是似乎很合Dubey的口味;原本萬壽菊是裝飾用的花,但他總是在開工時習慣性地拿幾朵在嘴里咀嚼著。這也暗示了打工族對愛情的向往,但他們總是為了賺多一點錢而勞碌奔波,哪有時間去談戀愛?就像整天忙著替客戶籌備婚禮的Dubey,雖然事業小成當上經理,仍然被媽媽催促娶妻生子。于是,他下意識地吃下代表愛情的花,因為他憧憬。
Dubey起初讓人覺得有點小聰明、滑稽,一出場時就和主人斗智斗勇,但后來隨著和Alice的相遇起了變化。第一次他認識Alice,被她溫和親切的舉止所吸引。后來看到她偷偷試穿新娘的紗麗,得知她渴望出嫁,更被她純潔、樸實的美麗打動。Dubey再次在打工時順手摘了萬壽花,邊吃邊琢磨對Alice的感情。他知道Alice對婚姻愛情艷慕不已,也更清楚自己確實愛上了她,于是從吊兒郎當變成一個有理想、有勇氣的優秀打工族。咀嚼萬壽花,代表了Dubey追求Alice的決心。
最后大團圓的場景,主人的婚禮熱鬧舉行
就在眼前,我看到了這些可愛的人們,靈動的生命。
小華倫,生在這中產階級家庭里,并不有什么大志向,只想跳他的舞,和他堂姐練舞時,卻非常認真,不得他堂姐打岔。只想完整一睹他跳舞的風采,卻因他和父母賭氣而撩空了。也因此而目睹了他堂姐雅耶莎的迷人舞姿。雅耶莎在婚禮上認識澳洲仔,年輕人一見面,情投意又合。雙方一直壓抑情懷,終于在舞池上因澳洲仔勇敢的站出而得以釋放。
父親的形象很有張力,作為一家之主默默的操勞著一切,深愛著他所有的親人,寧愿為他們付出一切。面對著家業前途和親情二者的抉擇時,堅決的站在親情上。母親對兒女更是溺愛,對女兒的遠嫁、兒子的寄宿很不舍,但還是深深的撫慰著他們。
新郎新娘從陌生到相愛,源于他們的坦誠和寬容,也成全了電影的溫暖氣氛。只可惜新娘不怎么會跳舞,有點可惜。
杜比更是可愛和真實,橋接著兩個階層的關系。但不媚上也不欺下,遇見緣分后,茶飯不思,從表露愛意到被誤解再到化解誤會,終辦成了自己的婚禮。他的工友也傷害別人到知錯道歉,體現了他們生命的高尚。
引人入勝!《季風婚宴》里的萬壽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