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1:聲音煉金
在調音室,混音師青年埃爾南通過技術設備模擬女主杰西卡幻聽的聲音。
女主對幻聽聲音的形象描繪:混凝土球掉進金屬井中,被海水包圍……合成聲音時埃爾南選的素材文件名中出現單詞wood(木),所以這場戲其實是一場用土、金、水、木等哲學元素讓聲音現形的“科學煉金術”。
話題2:工具化記憶=深度的妄想
醫學院病房內,女主第一次探望妹妹。妹妹醒來女主通過手機照片向妹妹展示某個場景,攝影作為當下最普及的“記憶”載體形態,其虛無地位最容易擊破。
在觀看展廳的藝術展一段

(本文首發于 陀螺電影 公眾號)
從1999年到2015年,阿彼察邦在他的祖國泰國完成了八部長片的拍攝。在上一部《幻夢墓園》“流放”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并最終一無所獲之后,這位前金棕櫚得主就已經十分明確地向媒體表示:《幻夢墓園》可能是他在泰國拍攝的最后一部長片,而新作的故事將會在南美洲發生。
[幻夢墓園]
直到剛剛過去的七月,這部阿彼察邦史上“最大”的制作《記憶》總算帶著哥倫比亞濃厚而潮濕的水汽在新一屆的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與觀眾見面。映后次日

嘣!一聲巨響,幾秒之后,黑暗屋子里人影慢慢坐起,靜止。我們以為不小心按了暫停,拿起遙控按了一下,進度條在走,當我以為是資源壞了,視頻卡了,人影慢慢站了起來,慢動作般走動……忙忙碌碌中坐下來打開這部電影,屏幕里的世界顯得那么慢。十分鐘之后,女朋友看困去睡了,我坐在沙發上慢慢看進去,不時長長地呼氣,整個人靜了下來。
我們坐在車上時,車速越快視野會越小。電影也是這樣,當爆米花電影里以3秒一切甚至1秒三切的速度去切換鏡頭時,我們只能看到畫面中心的事物。這樣的電影像一場拉力賽

一部2021年最想看的電影,在2022年1月4日由好友發來下載的鏈接地址。我想馬上回復他,但是我對任何一個人都有文字聊天的困難癥。到下午四點多時,我回復了他,然后在他的指導下下載。
我想馬上看,但是突然想起一種儀式的東西。在童年的時候,電視劇的正片一般是晚上8點后開始的,還有電影院都是漆黑的。我應該也在今晚8點后再看。已經到了5點多,我應該用這時間看新聞,但是白天就要過去。我還是到陽臺看白天,在來回走兩次后,搬藤椅到陽臺坐下。天上的云有白、藍、灰、黃,形狀很久不變又在變

【記憶】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是冥想,因而更精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