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我今天看了什么:致命魔術和這部。諾蘭的剪輯給人的感覺是步步都精心設計、環環相扣、恰好。而多蘭給人的感覺是很任性。包括劇本也是這樣的。但奇怪的地方在于:竟然這部馬蒂斯和馬克西姆(看完了總算記住了中文名字)有那么些時候都讓我的眼淚花閃出來了,難得在于好像抒情有些點成功了,雖然往往隨后就被劇本還有剪輯有些莫名其妙到。這些并不是來源于兩個青年之間,而是我覺得他太慘了,好像應該得到愛的地方得不到,得到了的地方卻無法接受。這就麻煩了。但是音樂很棒,生動活潑、富有變化

《M&M》的宣傳期特別的長,大概是因為疫情原因很多線下的宣傳都搬到了線上的緣故,我做了一些自己看過的和發電的文字/視頻整理,方便感興趣的朋友集中了解(整理了半天結果看預覽超鏈接的時候整個文章清空了真的好無語……)
1.文字訪談
[深度專訪 | 三十而立的昔日戛納神童]
這個應該是2019年戛納時候發的比較早的一篇,由陀螺電影發布,更多的應該是關于多蘭自己的一些內容,《M&M》聊得不算很多。原文發布是 LaPresse 。

1、非常難得的不在人與人的情感之上一定要貼上同性標簽的電影,當給馬克西送別聚會后在車上的熱歌、下雨時兄弟們沖出房間收衣服的樣子再左移到兩個主演在窗邊激情糾纏的鏡頭感,以及兄弟們經常聚在一起聊天坎大山的狀態,難道不是你我都似曾相識的青春嗎?難道不是你我都懷念感傷的回憶嗎?
2、雖然不排斥同性電影,但是卻特別討厭空賣同性人設的電影,這就和空賣女權而實質壓根兒就BS女權的套路一樣,多蘭30歲之時學會了在鏡頭語言上的克制,說明長大了;

事情是這樣的。
第一次看此導演的作品在2020年一、二月左右,片名是《我殺了我媽媽》。第二部是此片。總共看過兩部也不太能了解導演的作品風格,但看完殺媽之后明白的一點是:“應該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這都無所謂,重點是,不知道為什么在看片之前就已經在社交網絡上頻繁被迫接觸,以至于此前導演本人在我腦中的定位其實是,網紅?some gay-related 到處追靚仔粉頭?盡管你沒有關注他,由于活動軌跡的相似性,他的各種動態常常高頻度的被推薦。于是幾年來,你忽視著這樣一個網紅Gay

“馬蒂亞斯與馬克西姆”薩謬爾·霍普金斯新作,Song for zula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