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0 13:20
首映:2016-03-10(中國大陸) / 2015-11-05(中國香港)
年代:2015
時長:109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
評分:7.2
觀看數:84175
熱播指數:18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哪一天我們會飛:游學修領銜,我想我們一定會飛的
飛機劃過上空,樓與毗鄰。只有那個年代的香港,才有的景象。
主線從長大后的余鳳芝開始,麻木的面對工作。在旅社工作的她,老板問到是不是來五年了,她無奈的喊道“十五年了!”。晚到的彭勝華,圓滑的性格展現的一覽無余,包括和鳳芝的秀恩愛。大家回憶著過去,提起了蘇博文,此時鏡頭里 的男女主角表情是不自然的,一個和他們共有青春的神秘男孩。
鏡頭開始在現實與回憶中切換。互為初戀的兩人,讓人羨慕,能嫁給初戀情人,在這個時代就足以珍貴了。而且,現實是,在鳳芝以為阿華去夜總會后,淡淡的說一句“一次半次就算了”。不僅感慨,多美好的感情也抵不住時間的消磨。阿華也真的出軌了一位內地佳麗,一個喜歡飛機的女孩,把阿華當做的前男友的女孩。
鳳芝開始回憶過去,她、阿華和不知道去向的博文,那時候的香港在97年到來之前,作為學生的他們,惡搞、反叛、憧憬未來,也十分迷茫。阿華和博文都喜歡上了漂亮活潑的鳳芝,三人做起了親密無間的好友,飛行協會是他們的夢工廠,獅子山則是他們夢想的遠方。最后鳳芝在選擇去英國的博文和玫瑰園中的阿華中
喜歡樸實不騙人的事物。
比如,一些香港的電影。
港片的模樣,于我而言,不是街頭的古惑仔,不是無間道里的警匪,也不是牌桌上的周潤發。
港片于我,是一大部光陰的故事。港片的味道,像極了《花樣年華》里的周慕云在深夜的巷間獨自吃下的餛鈍。
那層不冷不燥的現實主義,是港片的生命力所在。
當把《哪一天我們會飛》與臺灣的《我的少女時代》類比,我是比較不出來的。
兩者都很好,但是不一樣的好法。
《哪一天》里的余鳳芝沒有辭掉工作,或者用一個假期,去回補青春時環游世界的夢想;立志成為飛機師的少年蘇博文沒有帶著夢想活到成年;手工王彭盛華漸漸長成中年男人的模樣;婚姻有了裂縫,但沒有塌掉……
三個人,一個留在了青春期,兩個漂流在淡忘了夢想的日常里。
我所理解的青春,從來不是一場充斥著荷爾蒙的沖鋒。
為情為欲困俘,早食禁果之后受懲戒,并由此醒悟。成長,成熟,而后突然有了夢想,踏上旅程,又“理所應當”地成功,走上浪漫主義的人生道路。
個人覺得,這樣的劇情簡直low爆了。
不合情理,而且毫無美感。
直白地講
電影一開頭就是以俯瞰的視角下的香港,真的像是在飛翔一樣,之前看過電影的簡介。撕票的人都很奇怪的念叨了句,8號廳啊。等我走進去才發現,一個人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感覺真是不能再爽了,沒人打擾,沒人說話。最后還是有人進來了,結果就是,我們兩個人在這里看電影。
She remembers,he forgets.這里面的他和她不知道是誰,可是我會很容易的對號入座,也許是千千萬萬的我們,也許是其余少數的你們,也許只是簡單的余鳳芝和蘇博文。
楊千嬅挑電影劇本的功力真的很好,至少她的電影我都很喜歡,很有香港的特色,《志明與春嬌》算是一個,至于那部有點爛的后續我就省略了。身為導游的余鳳芝已經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青澀,她的老公雖然還是從事著設計師這個行業,沒有拋卻“手工王”這個稱號,可是卻遺忘了當初的那個夢想。
那個從天上掉落的紙飛機,那個轉身而過的機會,總體來說,我很喜歡余鳳芝年輕的時候,也許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校服情節,也許茫然,卻依舊美好。
像所有開始美好,慢慢被生活給打磨得消失不見的感情一樣,出軌,確實
作為千嬅的半根鐵桿粉絲,我完全是沖著她下的這部電影。但看完之后,真的是有不少槽點不吐不快。
首先,導演是什么眼神選的林海峰呀!形象氣質完全不搭好不好,跟千嬅搭過戲的男主,如果他不算最弱,你告訴我還有誰。
其次,編劇也太不厚道了,這么好的男二(盡管有人說這么好的男生本來就不存在),兩個喜歡的女生都被男一睡了,還有沒有天理。這也就算了,深情值不了一毛錢嘛。最后居然還讓人家英年早逝,我一邊看還一邊期待會是哪個比林海峰高大帥氣的演員扮演蘇博文呢,白期待一場。
再次,那只被摘了下來放在桌上的戒指,不就意味著離婚了嗎,離婚不是深思熟慮過后才作的決定嗎。原本,我想,嗯,她想分開的理由有二:其一,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其二,她發現自己從最初開始就選錯了人,恍然大悟過后后悔不迭,悔恨使她沒有辦法再跟丈夫呆在一塊兒。然而,我的揣測在不到十分鐘后就被全盤否定。女主居然在看到一堆手工活兒之后,就輕易原諒了丈夫的出軌行為!而且還是腳踏清風蹦蹦跳跳地趕去復合,立場太不堅定了吧。讓我不禁浮想聯翩
最初看完電影的時候,我想到了《情書》,同樣是現實的刺痛帶領人走進了回憶,電影娓娓道來一段青春記憶,有遺忘,有懷念。
十多年過去,初戀成為了枕邊的老公。中年危機步步緊逼,老公在外遇中找尋淡去的青春,女人走回校園,翻開了塵封已久的故事....
電影從《愛的根源》改成《差一點我們會飛》到最后《哪一天我們會飛》。青年導演黃修平拍出了香港味道的校園電影。不同于內地的狗血墮胎車禍,臺灣的過度少女心,香港的校園永遠逃不開“97”和夢想。
愛情總是不完美,因為總是逼著你做出選擇。從下定決心開始,做出的選擇就從完美走向了后悔。
他們
打破平衡來自于一場同學會,沒有到場的人一定會被人反復提起。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同學會上看似親密,回家路上中年的婚姻疲憊開始發作。不想回家的男人,失卻激情的女人。
上一次旅行可是五年前啊!煲了一天的湯就不能抽個時間喝掉!我真的老了嗎!
年輕時的夢想看似實現,余鳳芝為了實現環游世界的夢想當上了導游。手工王彭盛華做起了地產生意。余鳳芝學生時代感嘆,人成年后都會成為社會上的齒輪
哪一天我們會飛:游學修領銜,我想我們一定會飛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