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憎恨意大利,去看費里尼的ROMA。
如果你對意大利一無所知,去看費里尼的ROMA。
如果你想愛上意大利,去看費里尼的ROMA。
如果你愛著意大利,更應該去看費里尼的ROMA。
影片最后,我們的皇后Anna Maganani奇跡般地出現在巷尾,又如你夢中少女頭發上的緞帶般倏忽不見。永恒之城、玫瑰、笑聲、前層面和馬賽克浴缸隨著新鮮空氣的涌入,與古老的壁畫一樣退色剝落。你雙手掩面,尖叫哽在喉嚨口,驚詫和絕望堵住胸口。你知道有些東西從此之后便只屬于回憶了,比如失落的愛情。但我們以嶄新的方式復活色彩。少女的妝容艷麗依舊。乳酪濃湯滾燙依舊刺激你的味蕾。我們以全新的角度和速度觀察那些古老的雕刻和建筑。在月色中。在機車強光中。在白晝之下。
在末日來臨之前。

昨天看了一部費里尼的《羅馬》(Roma),看著看著就總想起把一個小縣城生活拍得淋漓盡致的賈樟柯來。我懷疑賈樟柯是看過《羅馬》,并受到了他的影響。上網一看,真的發覺賈樟柯毫不掩飾他對費里尼的喜好。賈樟柯、費里尼還有侯孝賢的電影似乎都是一個路子,都是淡化情節與故事,擴大民俗與風情。這是一險招,試圖把一個包羅萬象的地方裝入一個電影,若是功力不夠,就流于瑣屑和混亂。事實上侯孝賢的電影我至今還不喜歡看,太悶。然而大故事、大制作、大牌演員,卻又是好萊塢風格。二者實在不是一種動物,只是碰巧在“電影”這個載體里相遇而已。費里尼的這個片子更像是形散神不散的長篇視覺散文,又像是紀錄片和故事片雜交出的一個怪物。
發覺賈樟柯像費里尼的,是共同擁有的對馬戲團式表現方法的熱愛。事實上,馬戲團式表演本身就在電影里頭,作為內容的一個部分:費里尼的羅馬中有一小劇院的一系列拙劣表演,賈樟柯的電影里也有這個小劇團表演,與費里尼十分神似,只是費里尼的節奏更快一些,叫人目不暇接,視覺沖擊力極強。費里尼的想象力也比較奇幻

這部簡直太多封神片段了我真的失語,no words are adequate. 記一下震撼的一些細節。
貫徹全片的跨時代穿插對比簡直把nostalgia展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挖地鐵隧道的那塊,在地下不同層次發掘的文物簡直涵蓋了這座城的精髓,羅馬是一座擁有魔法的城市,它帶你穿越時空,讓你感受一陣陣的恍惚,感覺這個世界的過去和現在都可以重疊在一瞬間,不管你隨便走到哪里你永遠知道你站在時空隧道的入口。最后壁畫被空氣腐蝕而消失的那塊真的震撼很大,就好像無論人們想如何抓住往日的輝煌它還是會隨風而去

《羅馬風情畫》活得淋漓酣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