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9 06:38
首映:2001-07-20
年代:2001
時長:95 分鐘 / Ar
語言:英語,德語
評分:8.7
觀看數:15963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搖滾芭比”人氣喜劇片 CALL ME BY YOUR NAME
無論是書還是電影,標題一向是我入坑與否的一個重要的因素。"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直譯是“海德薇和憤怒的英寸”,一下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事先還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發現除了“愛情”和“搖滾”,它還有“變性”這個關鍵詞——于是我馬上點開了正片。雖然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許多牽扯到“性”的話題仍透著一股濃厚的“禁忌”氣息。而我不得不得說,沾染了“禁忌”色彩的作品真他媽誘人。
首先是電影的拍攝手法。因為時間跨度的問題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烤箱不是烤箱,墻仍是墻。兩邊圍城森嚴的戒備下,無線電在空氣中跳動著脈搏,無法觸摸,更難以捕捉。化開的橡皮糖在口中,將懵懂頂出身體,擠到陽光下曝曬。以為那殘垣斷壁的,不是哪座教堂,不是你,亦不是我;他坦坦蕩蕩地與鶯鶯燕燕雙宿雙飛,不管身后被踩爆的燈泡有沒有黯淡了心中那一點點的灰。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餐館酒吧咖啡廳,蛋糕龍蝦仙人掌;似曾相識的時空,再熟悉不過的缺憾。被單下揮舞汗濕的臟手將本來完整的自己一分兩半,然后繼續無窮無盡的分裂
我是先聽OST后看片子。聽的時候掉過一次淚,片子看到最后我卻笑了。
他叫Hansel,他小時候愛聽美軍電臺,他和我一樣喜歡聽Lou Reed和Iggy Pop,他喜歡吃五顏六色的小熊軟糖,他遇見了一個承諾要娶他的男人,他為了跟他在一起從男孩變成了不完整的女人,Hansel從此叫做Hedwig。
Hedwig隨他的男人一同遠走卻被拋棄,柏林墻倒塌后他四處為家,他和他產生共鳴,他開始另一段愛情,他再度被棄而不顧因為他無法接受他的性別,他奪走了他的歌而且成了名,他開始報復,他執拗地唱歌,瘋狂而扭曲……
知道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后什么感覺嗎?
壓抑。我甚至都沒有全部看完,那種很低沉的感覺讓我不得不停止。我又去健身房健身,沒擺脫。可以找了溫柔的歌,聽Sam Smith,還是沒擺脫。我連刷淘寶買買買的興致都沒有了。Oh god I hate this movie.
于是我仔細想了一下原因,這只是一部LGBT電影,也不是《狩獵》、《超脫》那一類至郁系的,為什么這么大魔力。然后,我好想體會到了,我這其實是害怕,不是壓抑。為什么害怕?電影主角在自己的人生里是個及其極端的人,他的眼神透露出來的只有偏執。我是個敏感的人
曾經半夜,有一好友問什么是搖滾精神.我當時愣了.他不是聽搖滾的,我更不是.他說,搖滾精神是對于現實的一種控訴,控訴著社會,控訴著自己.為著只為認清與理解自己.
不說這才華橫溢的卡梅隆.就說這電影帶給我的"觸感".確實是"觸感",因為這電影不僅是在聽覺上的一次遨游,更是一次實實在在摸得到的體驗.我摸得出Hedwig那弱小與堅強的心,摸得出他憤怒與悲傷的內里.
一生中尋找著被砍開的那一半,跌跌撞撞.我們只想交融為一個圓,可總是不能融合.在面對愛時,我能付出多少.
“搖滾芭比”人氣喜劇片 CALL ME BY YOUR NAM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