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6 11:51
首映:2009-03-20(日本)
年代:2009
時長:112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0
觀看數:77825
熱播指數:120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魚的故事》夸張的故事。
世上有過許多輝煌大國,同樣也有過許許多多super-star,他們大部分都是非主流轉正,從一個不被看好的領域,地方,角度,隨之改變整個環境,創造引領它們的時代,也許這是宇宙新陳代謝的規律。電影里拯救世界的竟是一本初心者譯作,正如明治時代的日本,世界舞臺的角落,太平洋的小魚,傳說中天之嬌子東方龍族的跟班,像乞丐一樣的強勢打入了當時主導世界的歐洲,隨后against the world 強攻美帝,big bang 唯一的原爆國,第一個黃種發達國家,千百年前的唐宋有沒有料到。世界也許是隨機的,但也是必然的。。。。最后要說的:日本的叛逆,日本的朋克,感動了我.。
「這件樂器將會戰勝仇恨。」——皮特·西格(美國民歌之父)
網易云音樂的開屏大家都很熟悉,紅底白字寫著「音樂的力量」,它可以說是中文互聯網最廣為人知的slogan之一了。
雖然作為一個產品slogan多少顯得有些古怪,但它確實很有用:沒有人會否定音樂具有的力量。
音樂讓人感動、熱血、快樂,當然也可能使人陷入痛苦、憂郁,這些是每個人都經歷過,再平凡不過的體驗。
在幼兒教育的廣告文案里,甚至會看到什么古典音樂能夠開發智力,提高智商,調節血壓之類的「研究成果」
每個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其他人。你所認為沒有意義或無意而為之的事,也許就會深深地讓別人記著,融入到生活,生命中。我想,這就是《魚的故事》想要說明的主題吧。
一開始時,就覺得這電影的風格跟《金色夢鄉》的很像,一直在想是不是一個導演的。但一直忍著沒有去查。看完之後就馬上去查,開始時還是有點失落,因為在百度百科中中村義陽的作品表根本沒有《金色夢鄉》,有的只是一齣叫《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覺得名字挺好玩的,查了才發現這就是《金色夢鄉》!還發現《金色夢鄉》和《魚的故事》不僅是同一個導演,而且還都是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令我開心得不得不一邊大笑一邊猛拍自己的大腿。很久都沒有這麼開心過了,或者生活就是在無聊的事情中找樂趣。
說回《魚的故事》吧。其實一開始時我並沒有仔細看,開頭就是世界末日,有一首叫做《魚的故事》的歌,年份也有點亂。繼續看下去突然有出現了一個懦弱的男人正在聽《魚的故事》,然後有出現一個所謂的正義使者在與劫船的歹徒在搏鬥,然後又有點回到《魚的故事》這首歌的創作故事
這個故事,訴說著我的孤獨,
倘若我的孤獨是一條魚,
它將會是如此巨大,如此好戰,
鯨魚也無法與其比肩,
我知道它會,
我確定它會。
這個故事,訴說著我的孤獨,
倘若我的孤獨是一只魚,
它將會是如此巨大,如此好戰,
鯨魚也無法與其比肩,
不要以為我已死去,
不要以為我已死去。
層層堆棧得像積木的音樂,
是我唯一的救贖。
這個故事,訴說著我的錯誤,
倘若我的錯誤是一只魚,
這將會是如此悲慘的漫畫,
我在海中將無容身之處,
你不知道你是個騙子,
你不知道你是個騙子,
層層堆棧得像積木的音樂,
就是正義的使者!
倘若我的正義真的是一只魚,
這將會是如此的貪婪和傲慢,
我將由海底噴發出炙熱的巖漿!
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朋克樂隊,在朋克精神即將爆發的前夕解散了,他們最后一首歌,最后一次錄音是吉他手根據一本小說即興創作的,小說的名字叫《魚的故事》。
二戰后,經濟蕭條,被生計逼上絕路的年輕人,決定靠自己的長相最后拼搏一次————幸運的混血人的臉,他搏來了一次做翻譯的機會,可惜,他一點英文也不會,對《fish story》是‘吹牛’,而不是‘魚的故事’。
收藏癖患者對朋友吹噓,我有幾張‘性手槍’出道前日本朋克樂隊的卡帶呢,他們樂隊叫‘逆鱗’,最后一張卡帶的最好的一曲叫《魚的故事》,音樂中間有段長時間的空白,傳說有人會聽到女鬼嘶吼啊。朋友中的一位,唯唯諾諾,獨自一人駕車時,卡帶自動播放,停止不能,歌曲中途空白處果然傳來女人的尖叫,他錯愕不已,下車強自鎮定,竟然發現了一場強奸事件的現場,他膽小且心怯,但思及過往,打算做一次正義使者。
渡輪上遇到了劫匪,渾噩噩的死理科女學生嚇到死,這時,廚師小哥說,我的爸爸一直教育我,要做正義使者,沒想到從小到大的苦練竟然有機會施展,大家要謝就謝我的父親吧
《魚的故事》夸張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