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11:10
首映:2012-01-09(日本)
年代:2012
時長:24分鐘
集數:12集
連載:12全集大結局
評分:7.4
觀看數:56942
熱播指數:237
來源網:三年影院
【在盛夏等待】拜托了第三彈!
季節的變換似是最容易觸摸到人心底脆弱的神經,所以我們才難以忘記那些日子。
不記得是否有人曾對我講過,“青春到底是什么”。
或許是一杯酸甜的檸檬汁,又或許是一張泛黃的舊相片。
但無法否認的,那是曾經美好的回憶,連同那些傷痛和笑語,無法忘記。
貌似已經很久沒覺得如此虐心了。
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巧合,讓我眼淚在眼眶里咕嚕咕嚕打轉卻又礙于我是個大老爺們兒而不好讓他蹦出來的作品居然都是出自長井龍雪之手。
看來我也不得不承認這家伙很對我的胃口了罷。
只是我不明白,為什么在一些人幸福的同時,余下的人除了接受不幸的現實就沒有其他選擇了呢。
真是狡猾啊。說什么有了心上人的話,就會變得很堅強的。
如果是自己的話,估計是連祝福也無法真心誠意的吧。
希望自己喜歡的人幸福無可厚非,但為什么非要建立在犧牲自己幸福的基礎上呢。
或許是老掉牙的劇情吧,卻不會覺得討厭。
事實上,我們身邊也不可能出現如此糾結的關系鏈,所以在感嘆的同時,也深知什么也做不到的那種無奈的滋味。
人就是這樣不坦率的動物。
我們一味逃避
《在盛夏等待》(以下簡稱《那夏》)雖然說是今年1月才播映,現在已經完結了。不過早于兩年前的時候,腳本黑田洋介和動畫制作人小倉充俊碰頭的某個現場交談就說想要做一部原創動畫。黑田說,希望這次的原創動畫主題就是“青春”和“戀愛”。小倉便說:“提到黑田的話,果然還是很想他和羽音聯手!”于是,“青春的戀愛劇”和“羽音多樂的人設”這兩個要素是制作組的固意堅持。
黑田腳本、羽音原畫鐵板合作的歷史也是從“拜托了”系列——《拜托了老師》和《拜托了雙子星》開始,所以才讓小倉覺得他們搭檔出一部原創戀愛動畫是最理想的。再然后還抓來了眼下大紅的動畫師田中將賀操刀動畫角色的設計。田中將賀在《那夏》之前的一季就已經有一作很受動畫迷們歡迎了,就是讓人覺得《那夏》的某角色由那部作品——《那花》穿越而來。《那夏》兩年前的構想如今才實現,加上那片子的名字以及角色設計之類不讓人覺得是趁著《那花》之熱推出才怪。
播放前的CM標語是——その夏の思い出が、僕達の永遠になる(那個夏天的回憶,會成為我們的永遠)
一直想說啊,因為是外星人的緣故所以學姐和學姐的姐姐才長了那種奇怪的劉海么= =
果然這番我最在意的還是人設誒,從第一集開始我就有一種強烈的想要吐槽學姐發型的沖動…男主除了燙了頭的仁太這一點之外也幾乎沒什么可以提出來講的…而且我怎么也接受不了男生微微抬起頭吻上學姐的橋段!!!微微抬起頭的設定好微妙,好微妙…
然后,男女主無萌點怎么破。后來想想豈止無萌點,人家好像真的沒什么性格的樣子,愛情戲完全是靠苦逼的配角三人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烘托出來的啊!不帶這樣的喂!搞得最后兩集集中講主要CP的時候我反而提不起興趣了。。。
不過很喜歡柑菜妹子,催淚彈一樣的存在,元氣少女略傲嬌,妹妹頭好萌。她在海人家門前別著頭手攢在衣袋里,勉強自己喊出“我怎樣努力也得不到的東西,學姐明明唾手可得,卻要扔下喜歡的人走掉嗎?” 相比之下一直“這樣…那樣…不是的…就算這么說我也…”的學姐,就顯得特別蒼白。
藍毛妹子被同藍毛的哲朗捂著眼睛哭泣的樣子,是全篇最戳我淚點的地方。石原賽高,哭得人心都碎完了。誒
總會有人問,喜歡到底是什么呀
碰到這種問題,我往往無法回答
戀愛總有不同的定義,隨著時期的不同,環境的不同,經歷的越多看到的越多,最后戀愛總和一些亂起八糟的事情摻和在一起,完全不純粹了。但是在這里我看到了答案。其實一開始,喜歡,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高中時期,我向一個男同學告白。那時候我每次覺得看到他,心里的情感就要洶涌而出無法抑制,仔細想,卻又不是想要從中得到什么。我紅著臉告訴他,我喜歡你。他說,對不起我有喜歡的人。我走了,可是心里松了一大截。過了三個月,我又告訴他,我喜歡你。又被打回來。又過了幾個月,我還是沒忍住告訴他,我還是喜歡你,我只是想告訴你,謝謝你聽我說。他跟我說,那我們試試吧。
這件事雖然后來還是悲劇結束,但是我終于深刻的知道了,生動的知道了,感情給我帶來的不可抑制的感覺。
說到底,一開始喜歡就是一個人的事情。愿意遠遠凝視著你,哪怕看到你只為你心中的人喜怒哀樂,看得心口隱隱作疼,哪怕只是多看他幾眼也能開心半天,哪怕你只是一直聽他訴說他的她,為他分擔他的憂愁
【在盛夏等待】拜托了第三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