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0 06:19
首映:2001-10-06(日本)
年代:2001
時長:112 分鐘 / S
語言:日語
評分:7.8
觀看數:53175
熱播指數:6182
來源網:三年影視
《陰陽師》戲里戲外都是安倍晴明
萬齋叔真·美如畫
劇情有點瞎
不過音樂,服裝,舞美,人物塑造都沒話說
晴明一出場就極驚艷
兩道上挑彎眉,一雙含情細眼
白凈的面孔,朱紅的嘴唇
狐貍一樣尖而上翹的下巴
簡直是書中的人活著走下來了
身著華美而繁復的狩衣,層層疊疊,精美而沉重。
說話的語速,動作的節奏,慢一分則呆板無趣,快一分則過于輕佻
把握這之間的平衡
一舉一動都風情優雅
尤其是那一雙眼睛,總漾著一汪水,或嗔或怒,無不動人心弦。萬齋叔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啊。
只能說,不愧是國寶級的人物(。’▽’。)?
看陰陽師,十之八九是因為羽生結弦。從開篇源博雅悠然的《一行賦》,激戰時壯闊而幽陰的《五芒星》,到片尾才出來的最為熟悉的《陰陽師》,我甚至可以相見羽生每一個“天地人”起勢,阿克謝爾三周跳,后內結環四周跳,下腰鮑步和貝爾曼旋轉。然而等到《陰陽師》龍笛在一個凄厲的高音上戛然而止,等到野村萬齋的狂言以一個凜然的動作收勢的時候,才驚覺自己原來已經是欣賞陰陽師本作了。
日本民族或許是一個太過耐人尋味的民族,而平安時代又或許是一個太引人遐想的時代。男人戴著高頂的黑帽子從廊下走過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很久就聞其大名了,一來是中央十臺的《第十放映室》給過幾個片段兒,那時候我和我姐姐對這個片子非常向往——當然我后來想我們向往的側重點不同,我向往的是那種干凈的特效和從容的心態,而我姐姐向往的很可能是野村萬齋那張干凈到傷天害理的臉吧,那時候我姐姐迷單眼皮帥哥迷得死去活來的,只是到了2007年她嫁人的時候,對象是純正的三層眼皮兒,算是全面否認了她的審美——可惜那時候買不到盜版VCD,于是作罷。在這里我要澄清一下,不是咱不支持正版,那時候我正在一個鳥不生蛋的小鎮讀高中,這個小鎮根本就買不到正版的CD和磁帶,于是盜版賣的很有底氣,當年一張槍版也就是拿個小DV機從電影院拍出來的《英雄》賣十塊錢還不帶講價的。誰說盜版便宜了。
二來是上個學期我在圖書館看到了夢枕貘夢大爺的原著,大概是七本裝的吧,故事非常雅致,我是說作為通俗小說來講,非常雅致。安倍晴明和源博雅之間的對話每每出彩,具體到故事,我恍然覺得有點兒聊齋的感覺,把鬼狐人性化,把事情都解釋為人的執念,非常有人情味
其心﹐恒常不動﹐迷離卻勝浮云;
其目﹐有縛鬼裂魔之光;
其口﹐明艷朱唇之下有利舌如刀;
其女﹐時有美貌妖魅相隨;
其友﹐質實心熱﹐真心惟他莫許。
——岡野玲子《陰陽師》
“陰陽師”應該算是日本文化里很有特色的一種職業,傳說中的陰陽師非但通曉天文地理與歷法,據說還能役鬼驅神,與中國民間所說的“法師”以及西方傳說中的“巫師”頗為相像。日本的自然環境惡劣,地震、洪水、火山噴發、 海嘯等天災頻頻發生,在科學尚不昌明的古代這些往往被視為妖怪作祟,民眾對之充滿敬畏與恐懼,于是,應運而生了掌管歷法制定、天象觀測和占卜等事宜的機構“陰陽寮”,平安時代是陰陽五行學說在日本發展的鼎盛時期。
2001年的日本電影《陰陽師》就是以史上最著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為主角,它改編自“文春文庫”發行,作家夢枕貘的同名小說《陰陽師》。
《陰陽師》里的兩個男主人公并非虛構的人物,他們的事跡在平安時代的正史和野史中若隱若現。
安倍晴明在日本正史上首場登場是在公元976年(天元元年),他的父親是大膳大夫安倍益材
霸王別姬是我心目中華語電影的巔峰,曾經迷過哥哥很長一段時間,一直以來都覺得他扮演的程蝶衣是完美不可復制的,風華絕代這個詞能且只能用在這個人身上,不敢說自己是榮迷,或許我只是蝶衣迷,因為我曾經說過程蝶衣這個角色的魅力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內都無人能出其右
幾天前,我親自打破了這個預言,因為一個男人的眉眼,防不勝防................陰陽師、安倍晴明,在此之前從未聽說過,但是當他一出場,一切都變了.........我并不是一個輕易淪陷的人,已經六七年沒有如此這般真切地迷戀過一個銀幕上的人,喜歡一個人都盡量保持在不涉及太多現實感情的底線之上,可是當這個人帶著高傲的眼神出現在我眼里時,我就完全喪失了一個影評人應具有的專業水準和職業道德,化身為一個IQ低于70的標準花癡,傻傻地看著他眼波流轉嘴角淺笑
在此之前,讓我覺得配得上“風華絕代”這個詞的男人只有張國榮,除此外也比較喜歡李俊基,看陰陽師第一部時,覺得晴明和俊基長得好象,為此,特意把王的男人翻出來重新溫習,誰知看到一半就無法進行下去
好好奇那個人鬼共存的時代,總覺得那個時代的人會有更深的情感。電影里野村萬齋和伊藤英明兩個人真的是基情四射啊,尤其是博雅死的那段。。。(話說母校的校訓里就有博雅這兩個字,看的時候還真是無比穿越。)
這是部典型的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日本電影,有著日本電影固有的很多特點,畫面唯美(交換生命那一段,漫天飛舞的全是櫻花吧!!!),伏筆早、深,人物性格也是十分典型的日本武士的性格,恥辱觀很重(滿月和藤村),執著,性格很鋼烈,但是內心又十分柔軟,充分體現了菊與刀的精神呢!電影中的蜜蟲,晴明說是從大唐來的神,十分地尊敬,還有陰陽師寫在符上破咒的口令也是“急急如律令”,還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很多地方體現出日本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以及日本人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尊崇,但是,現如今的中華文化如何呢?作為中國人居然很多人看不懂我們的老祖宗寫的經典,不禁令人扼腕頓足。當然我并不是說胡適的白話文運動不好,他自己十三歲以前諸子百家讀得滾瓜爛熟,從中汲取了很多營養,學完了之后告訴后人們,你們別學了
《陰陽師》戲里戲外都是安倍晴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