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借美國作家詹姆斯回憶給瑞士雕塑大師、畫家賈科梅蒂做肖像模特的一次經歷,呈現了賈科梅蒂對待作品的態度和作為畫家的自我要求,以及藝術這柄雙刃劍給賈科梅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同時,毫不喧賓奪主地介紹了給予賈科梅蒂斯不同層面支撐與安全感的三個人:兄弟迭戈、情人安妮特、妓女卡洛琳分別。此外,還通過主人公之間閑談夾帶了賈科梅蒂斯對畢加索與布拉克引領的立體主義的微詞、對后期印象派的主將塞尚重視物象體量感的推崇。
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是透過詹姆斯作家品格濾鏡

「Have you always been so doubt for your own ability?
↓
Of course. It gets worse every year.
↓
But you become more successful every year.
↓
What better breeding ground for doubt than success?」
「It's like he's determined to remain completely unsatisfied. → No, not completely, just perfectly.」
「When I was young, I thought I could do everything. When I grew up, I realized I could do nothing. That's what kept me going.」

看起來是小成本制作,但是卻十分考究。比如,鏡頭看似隨意,時有搖晃,但卻暗合生活片之含義。不過,這種庸常化、日常化只是電影的拍攝手段,從內容而言,刻畫的仍然是一個超凡脫俗、不拘一格的男性藝術天才。
賈科梅蒂,到底是否如此?電影是否繼續著西方現代主義大師的神話?
最近在讀賈科梅蒂的《Why I am a Sculptor》,能看出他的敏感性,甚至他的脆弱,他對極致的追求。至于是否完全不落塵世,很難斷言。但是無疑,電影用表象上的日常化,更加凸顯了一個神話式的天才的藝術創作和特殊人格。

《存在于—更好的失敗——論賈科梅蒂》
還有值得更細加延伸的情景。剝奪下去的面孔不是個人的,也不僅僅對于個體而言,是單獨的,是整個單獨,一無是處卻無處不在的孤獨。
這種苛求把賈科梅蒂帶入到一種絕對的領域中,在其中,它們恰好只能容忍他和它的孤獨存在。它們必須在偶然的世界中保持必然性的普及,因此孤獨也毫無預兆的能在那些群像當中被發現。但在賈科梅蒂的作品中,恐懼所吞噬的真實更是孤獨所無法比擬的。形象的夸張仿佛并不是作者有意去對稱的氛圍的

“最后的肖像”「Quotes」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