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15:01
首映:1959
年代:1959
時長:8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5
觀看數:91369
來源網:三年影視
今天我休息:仲星火作品,城市電影、歌頌式喜劇,很多東西的開始
從當下的時代回看這部大躍進時期的電影,最直觀的感受是:在對局部臺詞對白略感尷尬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在完成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特定時代,人們(本片以上海的城市居民)身上普遍洋溢的淳樸(或者說“單純”,沒有太多的“心思”)與熱情(想要更好、更快地達成國家為“大躍進”設定的目標)精神的社會性來源。
細想來,現時體會到的這種“尷尬”并非無源可溯,改開以來的市場化經濟改革浪潮重塑了后幾代人對于財產制度、社會關系(人際交往)、時間、空間等觀念的認知與理解。
看了這樣的影片,聯想到所看的有關那個年代事情的紀實體小說或者回憶錄,感覺到輿論宣傳是一個何等重要的東西。的確需要執政黨將其牢牢抓在手中,為其所用。
影片結局理發的那一幕,倒是感覺挺有新意的。
那個熱情高漲的年代早已遠去,墻上的“大躍進萬歲”也難覓蹤影,但黑白的影像總能讓自己不知不覺就開始向往那個年代,等等,還是回到現實:
那時還沒非典,所以孩子生病只是低血糖
那時還沒發型師,所以每個人的發型都一樣
那時CIP漲的還沒這么快,所以大伙可以免費送餐給送豬的老伯
那時沒出租車,所以三輪車師傅態度還是蠻好的
那時還沒手機,可以警察叔叔休息天也要隨時待命
可是就算我們擁有了現代社會的這些,我們會比以前更幸福嗎,抑或根本就是在倒退~~
簡單而明媚的電影,不虧為流金歲月
2022年11月15日下午單位組織觀看《今天我休息》老電影,初次聽名字我覺得很獨特。
看了簡介講的就是派出所年輕的戶籍民警馬天民夜班后休息日中平凡的日子做的不平凡的事情,在相親的過程因服務群眾而遲到的故事。
他真的做到了從關心群眾的小事做起,和群眾打成一片,和群眾是一家人。不計較利益得失,在群眾有需要的時候就上,覺得這就是應該做的,秉承著群眾面前無小事的精神,深深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宗旨貫徹落實到每一件事情上,這部影片也引導著筑牢我們為民服務的意識!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建國70”影展
仲星火老這種不溫不火的表演是自稱一格的,和整部電影輕喜劇的調子太合拍了。就像映后談時木譯老師談到的,這種沒有反面角色的戲劇最難搞,矛盾和戲劇沖突的設置更是難上加難。雖然一些群演和臺詞略顯生澀,但是影片整體的呈現確實是完整且優異的。陣容里除了仲星火老師,還有像上官云珠、關宏達、馬驥、趙抒音等等上影廠藝術家出演配角或是客串,這些人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在取景中透過鏡頭我不僅看到了六十年前復興路永福路修道院公寓附近、虹口山陰路一帶和曹楊新村的風貌
諷刺喜劇的創作在反右運動后逐漸回退,當然這一說法并不準確,準確說法是,(對階級敵人)的諷刺仍然繼續存在于此后的影片乃至革命樣板戲中,而喜劇成了問題。喜劇的問題最終也是笑的問題。在大躍進時期出現了一種所謂的“歌頌性喜劇”,代表作就是《今天我休息》,在我的印象里,這也是十七年中招致批評最少的一部作品了。當然這個印象并不一定對,不過即便拋卻這個前提也可以看出電影的癥候所在
今天我休息:仲星火作品,城市電影、歌頌式喜劇,很多東西的開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