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23:58
首映:1994-08-13(中國香港)
年代:1994
時長:107分鐘
語言:粵語
評分:8.4
觀看數:31063
熱播指數:3500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梁祝》為愛抗爭,時代稀缺物
看了一部電影《梁祝》,雖然是部老片子,也看過董潔何潤東的電視劇版本,已經知道結局是什么了,而看完后依然深受感動。
首先讓我想起來的是祝英臺的母親,與電視劇不同的是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母親,即便是在封建時代,母親沒有和英臺站在一起,她也能夠理解英臺,看到山伯和英臺的情感也想到了自己以前的經歷,她或許也掙扎過,也真切體會到了個人的局限性。當父親指責英臺的時候,鏡頭推向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她的眼睛里是帶著淚花的,她看見了自己的影子,她明白,這個時代不是由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
起初是因為吳奇隆而拒看此片,雖然一直很愛徐老怪。
直到看到了近20年后的四爺,莫名好感,于是重拾此片。
一看才知,這是最好的《梁祝》。沒有之一。
而且,在愛情片上哭點奇高的我竟然也掉淚了。
劇本,導演,場景,服裝,音樂,和青春的吳楊二人。(那時候的美人真是美,每個都自成風格,還個個有一雙妙目,美不勝收。)
青青竹林,白衣少年,懵懂,莽撞,激烈,純粹,淬煉出一首挽歌。
最令我心折的一段是山伯給英臺化妝,應該還畫了眉吧,那少年細細描畫,眼中情緒復雜
本屆三大洲所有非競賽單元中,最吸引我的是徐克個人作品展映單元。無疑,徐克的影片是東方的,是帶有民族特色的“千奇百怪”,但與那些多少面臨落入東方主義窠臼危險的影片截然相反,徐克的作品在西方的接受度很低。那些在時代背景下頗為前衛的特效與美術設計,以及帶有獨特港片幽默感的武俠乃至仙俠情節,在法國小城電影院中引來的是毫不客氣地陣陣嘲笑。但作為一個從小深受武俠文化熏陶的中國觀眾來說,大片刺耳的笑聲也不能淹沒這個在我眼前徐徐展開的神奇世界:百種光怪,千種陸離;俠骨柔腸
人人都嘆梁祝的悲劇,但今天我看到的是祝母。
為什么說祝母才最可憐?
影片里的祝母甚至連名字都不需要被提及。
她是誰?
她是時代下男人的附庸、是用來光耀門楣的工具、是世家大族看似風光背后的最后一塊“遮羞布”。
祝母不完全是愚昧風向的捍衛者,只是在魂和皮之間,她選擇了皮。
她不愚昧,她知道錯的不是門第不匹配的兩個人,錯的是時代。但前一批人造就了時代,就需要有后一批人為時代買單。
她是清醒的,她深之二者只能擇其一,個人的生死榮辱改變不了時代悲劇。
她不敢
《梁祝》為愛抗爭,時代稀缺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