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8 13:41
首映:1965-11-10
年代:1965
時長:109 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8
觀看數:70920
來源網:三年影院
1965,黃梅調電影之《西廂記》(2005.07)
邵氏電影,黃梅戲
人物:鶯鶯小姐;紅娘婢女;張君瑞公子;
地點:普救寺西廂客房
情節:孫飛虎要崔鶯鶯做押寨夫人,張珙以小姐服孝,對兵不利,望先回去。用書信請白馬將軍三天后攻打孫飛虎。崔夫人本以許配為恩,后以兄妹為恩。張君瑞氣憤生病,鶯鶯傷心探望。崔夫人最后答應張君瑞可以娶鶯鶯為妻,但張君瑞必須高中狀元。
張君瑞一曲鳳求凰寄托思念,悲悲切切訴衷腸。
紅娘騙鶯鶯張君瑞要回家鄉,以讓鶯鶯顯示愛慕之情,張君瑞寫詩給鶯鶯。紅娘一開始沒把詩給小姐,而是讓給小姐自己發現,并叫囂要告發給老太太,嚇小姐。
粉墻之隔(戲曲):
門掩著梨花深院,
粉墻兒高似青天。
恨天不與人方便,
叫我度日似度年。
彩蝶不知何處去,
撲蝶的人兒為何也不見。
東西廂對詩:
張珙:
如何臨皓魄,
不見月中人。
鶯鶯:
蘭閨深寂寞,
無計度芳春。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扶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PS:
添茶--添福添壽
百年成雙,共奏合歡令。
本片當屬電影版《西廂記》之首。1940版也不錯,忠實原著、尊重戲曲傳統要素、又做了那個時代最先進的電影化表現,尤其是簡潔明了的幾首插曲(比如《月圓花好》)配上天然的出演和周璇的伶俐俏皮,硬核上不亞于本片;但是畢竟太過簡陋,場景、電影表現形式、人物豐厚度,比1965時代的邵氏差得太遠。“(本片)不輸于黃梅調電影的巔峰之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可以平起平坐。”深以為然~~濃郁的中國風和古典風雅氣息撲面而來。這是港臺那個年代延續早期上海電影后繼續躍升的傳承創新
真的算是一部老古董,黑白版的畫質看著有點讓我難受,但是畫面還是有點喜劇感的,特別是打仗那里,有點假,有點搞笑。一言不合就唱戲,這也是元曲的實錄吧。《西廂記》中國的四大喜劇之一。張生在一個寺廟的西廂的后花園遇見了崔鶯鶯,兩人便一見鐘情。但是一個虎背熊腰的將軍在路過寺廟時看上了崔鶯鶯,之后讓士兵圍了寺廟,說如果不把崔鶯鶯駕給他就殺進去。之后張生在這種情況下,心生一計,跟催母說只要退兵就把崔鶯鶯嫁給他。但是退兵之后崔母卻反悔了,讓他們以兄妹相稱。張生氣急敗壞得了相思病
最終張生還是憑借狀元及第而和崔鶯鶯在一起的,可見古代很重視功名,注重門當戶對。而現代又何嘗不是呢,普通出生的孩子,只有考上一所好學校,融入到好的氛圍中,才會遇到更優秀的人,不得不承認,學歷真的和愛情掛鉤。
之前聽語文老師講,古代是先結婚后戀愛,一般婚前都沒有見過面,我就覺得很可悲。這部電影中也是,如果不是兩人的心意相投,加上紅娘在其中穿針引線,鶯鶯會不會就被迫和不喜歡的人成親了呢。古代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悲劇發生?像這樣堅持并且反抗的應該是少數吧。
1965,黃梅調電影之《西廂記》(2005.07)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