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影第一幕的手冢治蟲濃度真是爆表啊!!(所以我才會把它看完……)但是從那開始就變得時斷時續,然后每當我想要關掉視頻的時候就像擠牙膏一樣地寄出來一點了→ →(這部電影除了像手冢,像火鳥的那些東西之外完全沒有內容,但是偏偏有時候作者就是會強行按著你的頭讓你看上十幾分鐘沒內容的東西……)不過看完之后再去回想的話,倒是會在回憶里出現【完全體的手冢治蟲】(大概在火鳥的長篇里屬于中上水平那種程度?)…… 總而言之應該是這個創意存在,并且作者也想拍,但是沒完全弄出來吧?

是在讀《德川家康》的同時看的,看完一點沒失望。想象中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武田信玄的形象跟在電影里所表現的毫無二致。宏大的場面,華麗的色彩,出色的表演和蒙太奇。絕品,可以說這部電影讓我真正確立了一個觀點——民族的即世界的。黑澤明完全拍的是一部日本電影,但是這種經典的精髓是全世界都能看懂的,都能領悟的,中國的電影要想走向世界,還是要立足本民族的文化。

易經上既濟卦說,
上六:濡其首,厲。 《象》曰:濡其首,何可久也?
爬到頂點,很難;保持巔峰,更是不易;巔峰背后往往就是毀滅。
這是黑澤明大師晚年彩色作品《影武者》的一種主題。
藩主武田信玄,日本戰國軍事家,此前打了幾次勝仗,眼看就能消滅德川家康,入住京都,完成統一,然而,抱著一種看戲的心態來到前線,卻被德川家士兵狙殺。
武田信玄的替身(影子武士)-貧苦的小偷,終于慢慢熟悉角色之后,卻在一次逞強試騎原主人戰馬時,跌倒露餡。
就連贏得會戰的織田信長,眼看要統一全國

大概是黑澤明對電影技法、審美的革新太深入人心了,滿目都是對他構圖、色彩、宏大場面、技巧、風格的讚美,但我覺得編劇也該刻上勳章。
我太喜歡黑澤明電影的臺詞了,人物總能在合情合理中說出讓我意外的臺詞,那是對人物大是大非之下幽微小情緒的挖掘,細緻耐心。因而人物形象非常飽滿有層次,連帶情節也有了牢固的支撐點。
替身這個主題的選取也很精巧,替身本身的悲劇意味且不論,影片表達地很明顯了,我想說另一方面。
一個市井盜賊有朝一日代替志在天下的君主坐上了主事席

【影武者】人性的窺探and戰爭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