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6 02:23
首映:2018-02-16(日本)
年代:2018
時長:118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6.4
觀看數:69098
來源網:三年影院
【河畔】二階堂富美的突破演出,獻給一曲青春悲歌
1
許愿有用的話,要努力干嘛。每個人的青春都需要經過這樣的陣痛:許愿是沒用的。無用的熱情,無用的憤怒,但就像一個悖論:明明都是些沒有價值的情緒,但青春也因此得以被佐證。
當山田站在河畔邊說:“讓我們來召集UFO吧,一直許愿就好。”我仿佛看到了《GO 大暴走》里的洼冢洋介,看到了北野武鏡頭下的安藤政信..話不多,軟弱,卻有一種少年特有的倔強和偏執。
這樣的男生,我知道,也遇見過,盡管睡意來襲,我還是一眼就能認出,就像如今的我能毫不費力地一眼望穿整個青春期。
2
如果時間回撤
現在好像很流行用偽紀錄片的形式,河邊這部電影也用了很多采訪片段來表達每個人物的性格,雖然影片整體節奏不快,但信息量還是很大的,其中男女主角的設定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Haruna這個人物劇中設定是一個像死了一樣的活人,她認為自己不善感知,也永遠不會有改變,她有一個穩定的男友,但每次和男友做愛卻像性冷淡一樣毫無快感。但她卻不是一個冷漠的人,心愛的流浪貓死了她也會痛哭流涕,同學被校園霸凌她會維護正義,骨子里是一個善良親切的女孩。
男主山田的性情則顯得復雜難以捉摸
縱觀行定勛導演的作品,從《情書》、《四月物語》、《燕尾蝶》幾部電影不難看得出行定勛似乎更偏愛文藝片的結論。所謂文藝片,大多是導演想通過影片去傳達一種精神,一種思考,這就要求觀影者需要去分析導演的文藝之處,去獨立思考導演是想傳達的意圖。
行定勛導演執導的《河畔 リバーズ?エッジ》基本是一部現代工業污染下的城市河畔邊的一群青少年對死亡的體驗認知。
從電影的敘事手法來看,加入了以人物為線索的記錄片形式,敘述了不同角色各自的命運
注意英文名,不是river side,而是river edge
河之刃,像刀鋒一樣,冷冽,鋒利,清醒
“上帝說,尼采已死
所以我,不相信悲劇
看著魚,尋找玻璃
玻璃,看著魚
也許,它渴望完整
也許 ,它想沖到窗外
下雨 就害怕被淋濕
濕了 就不怕會下雨
手機說,時候已到
所以你,只相信玩具”
或者只相信尸體
對于死亡的興奮與渴望其實沒有太值得多講,任何嚴肅思考過生命本質的個體都體會過這種感情——弗洛伊德那兒叫做愛欲與死欲,在占星中叫做海王星能量回歸完整的渴望,在加繆那兒
河畔這部太厲害了要是放在大陸上映估計只能播個龍標了、該禁的它全都有還都是關鍵情節。。
當初看到“我很好”的譯名還覺得莫名其妙、看完大概能懂一些了。
好喜歡吉川同學、外在再成熟冷艷內里還是個小孩子、特別是對著喜歡的人。她滿心歡喜給若草看袋子的時候若草吐了還哭了、本來以為她會失落會感覺沒勁、沒想到她無措的抱了抱若草道歉。在這里就應該意識到她喜歡若草的、這種不動聲色的喜歡。即使到最后她也還能無所謂的喜歡著什么都無所謂的若草。(為什么最后不是三人組談心!
還有段印象深刻
先放英文版歌詞好了,引自貼吧日劇吧 [qcccy520] 的《 【后知后覺】你們關注白富美的...》三樓
This City
In Plague Time
Knew Our Brief Eternity
Our Brief Eternity
Our Love
Our Love Knew
The Blank Walls At Street
Level
Our Love Knew
The Frequency Of Silence
Our Love Knew
The Flat Filed
We Became Field Operators
We Sought To Decode The
Lattices
To Phase-shift To New
Alignments
To Patrol The Deep Faults
To Map The Flow
Look At The Leaves
【河畔】二階堂富美的突破演出,獻給一曲青春悲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