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個略顯尷尬的年紀,是一段上有老又下有小的歲月。家庭成員的維系,子女的關心照顧,老人的關愛孝順,以及工作的盡心盡力……人到中年的我們,仿佛“超人”一樣無所不能,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和生活的重擔,像《困在心緒里的兒子》中的彼得一樣。衣著光鮮、談吐不俗又工作忙碌,家中有嬌妻愛子相伴,怎么看都是個受人敬仰的成功人士,而在亮麗外表的背后,家庭的一系列變故也讓彼得苦不堪言,陷入到痛苦和沉淪的怪圈中無法自拔。
《困在心緒里的兒子》,顧名思義

抑郁癥,作為一種難言甚至無解的痛,潛在遍布人類個體的心靈,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看不穿、猜不透,正如影片呈現的那樣……
我并不喜歡這個故事,但就現實而言,悲慘的結局往往包含更多警醒,那些為求答案窮盡腦汁的自負者們,需要停下對懸疑的狂熱,思考自己能否帶入他們,畢竟,很多動機只是為了讓他們帶入自己而已……
最后,知識緯度的說教終有上限,精神層面的尊重則不同,那些看似簡單的傷心難過,背后有著巨大的感知黑洞,唯有治愈性質的意識流動,方能幫助他們掙脫無法開導、不死不休的煎熬時刻……
——評《困在心緒里的兒子》
包場看完本片后,我習慣性的查閱了一下豆瓣評分,出乎意料的僅有6.5。我想了想,覺得如果是以我個人經歷過抑郁癥低谷的觀感來講,這個評分有點偏低。不過后來再回想,很可能6.5的評分是來自于與驚艷的前作《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相比照。假如我們徹底拋開敘述技巧上的短板來講,其實本作并不算特別平庸,畢竟連同樣講述抑郁癥的《深海》都有7.3。但我覺得,至少從表達和敘事上,《困在心緒里的兒子》都要更豐滿一些。
“狼叔”休杰克曼是個非常具有個人魅力的演員

作為系列續作,主旨的優秀或主演的敬業代表不了作品的優良。看該類型電影最痛苦的感受,莫過于讓觀者無法泛起同理心但又被強行拖入一場道德審判。
先說主演們,畢竟也算是該片宣傳的最大亮點之一。對于關注青少年抑郁癥的主題和對父親懺悔情節的過分宣傳,在這兩者之間明顯沒有平衡可言。當我感受到滿滿的精英上層的悔恨高于前者時,狼叔再賣力的演繹都會令我反感。全片的立場性反而不如霍普金斯的一句so what。當然可以代入為同樣作為兒子的狼叔為son的核心,但我們并不指望這種說辭能對社會有所功能性的影響

太悶了,很難受。不想跟著兒子的情緒走,很痛苦。在電影院睡著了……
為了休叔專門去的影院
開始就懂了父親不可能理解兒子,套路一樣的對話問話和毫無幫助的溝通。
兒子的心坎似乎始終是父親和母親的分開……
片中不斷穿插兒子小時候外出在海邊在船上和父母的回憶……
兒子從頭到尾就沒真正上過學
父親哪怕推掉了和議員的會議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和幫到兒子,反而直接讓兒子自殘到進醫院……
結局竟然是以兒子的死和父親的幻象結尾……
到頭來還是沒有解決問題。父親好像也照樣不懂兒子。

《困在心緒里的兒子》
這部電影上映有一陣子了,百忙之余還是決定抽出時間去電影院里看看。在我們這個4.5線的小城市里,繁忙之后去看一部小眾電影是一種享受。
果不其然,周三的夜場獨自“狂歡”。
這樣的狀態,應該可以更細致的感受電影所傳遞的每一滴思想。然而,如同流水賬般的敘事,配合著看了這一秒便可以猜出下一秒的劇情,著實讓我有些難受。唯一的驚喜則來自于最后的敘詭,就像是盲音之下的綠線在起搏器的震顫下出現了一絲波動,隨后又是漫長的消音。
早在觀影之前

【困在心緒里的兒子】威廉·霍普作品,像是胸口一記悶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