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開國大典》我們很清楚的看到:電影工作者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投入創作,善于吸取黨史、軍史研究的新成果,尋求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的和諧統一。
《開國大典》從政治、軍事、外交、文化諸角度全方位地再現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奠定共和國偉業的歷史畫卷,生動地刻畫了眾多歷史名人的榮辱沉浮,以雄渾凝重的藝術手法將淮海戰役、北平和平解放、西北坡會議、國共和談、蔣介石下野、百萬雄獅過大江……,直到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這些重要的歷史場景逼真的搬上銀幕。
為了營造一種既真實又充滿詩情畫意的的銀幕效果,還調動了多樣化的視聽手段,以強化藝術表現力。當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時,影片運用逆光攝影,使畫面泛出一層炫目的金光,又借助仰拍視角,使一級級臺階顯得無限深遠,伴隨著一支無字的贊歌,以一個跟移的長鏡頭,從容表現毛澤東與戰友們拾級而上的歷史性場面,象征黨和領袖率領人民大眾跨過漫漫征途,從此登上新的歷史分水嶺。意境十分豪邁壯闊。

“開國大典”見證兩個不同命運分岔口歷史時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