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20:35
首映:1999-09-02(威尼斯電影節) / 1999-10-29(美國)
年代:1999
時長:112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3
觀看數:4525
熱播指數:8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奧森·比恩作品,難得的對形而上學問題探討的電影,挺有意思
看到馬爾科維奇進入自己的時候,就已經打定主意要給五星,想不到后面還有更多的驚喜。如果說艾米麗為兩個女人的孩子是天才的創意,那么讓馬爾科維奇進入艾米麗的身體絕對是瘋子才能想到的劇情!整部影片從頭震撼到尾,有4層由淺入深的感想。
1.麥可辛在我心中就是一徹頭徹尾的膚淺女人。沒有優雅的談吐,沒有對生活的思考,只有副好皮囊(此處不代表個人觀點)并不聰明地運用。愛上這個女人的兩男一女最后全都悲劇了。所以說,糟糕的女人不能碰。寧愿一輩子單身,也不能隨隨便便的就找個女人說什么we belong to togther。
2.無論是想要借通道延長生命的老骨頭們,還是排隊花200塊錢當15分鐘的馬爾科維奇的市民,還是借著馬爾科維奇身體談戀愛的克雷格和洛蒂,實際上都是對當下的自己不滿,實際上都是失去自我的表現。當老骨頭們綁架麥可辛逼著克雷格離開馬爾科維奇身體時,克雷格哭喪著說,不行,我離開他的身體麥可辛就不愛我了。我冷冷的從鼻子里哼了一聲:可憐蟲!他們懼怕自己的角色,懼怕自己的弱點,更懼怕花力氣去改變
如果可以選擇,你愿意變成誰?看見誰的大腦?過誰的生活?
多可愛又童貞的幻想。
這部影片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如果你也可以選擇,你要如何?
有關于個人的思考
笛卡爾的那句:“我思故我在!”的名言不僅證實了達爾文關于生物起源的學說,更說明了人類之所以思考的重要性。然而人類的思考早已被歸納為哲學范疇,哲學中又難掩唯心學說與唯物論的辯證對立。如果說《傀儡人生》處于唯心論的角度在向我們闡述一個關于人類精神世界的“奇論”的話,那么我認為卻抹殺了它對于“物質世界”的諷刺與矛盾。
影片中每個人物都可以縮略為一個符號,而每個符號的歷程都代表著“物質世界”的矛盾。克雷格——失敗者、操縱者;馬馨——欲望;洛蒂——迷失;馬科維奇——被操縱者。就克雷格這條線索來說,本片可歸納為一個失敗者通過操縱他人而名利雙收的故事,但事實又不會這么簡單,因為關于“個人”的思考是個復雜又多元的世界。
影片開頭克雷格就說了這么一段話:“人的自覺是可怕的詛咒,藉有思考、感覺而備受苦惱;我所要求的是有機會做我喜愛的工作,可他們并不允許,因為我老惹事。”先暫且不提前半句,從后半句來看克雷格像一個做錯事被懲罰的孩子一樣向我們抱怨著“媽媽不讓我吃糖,因為我打碎了玻璃杯
觀影過程是真的爽,但是男主這個結局真的很心碎。他只是有點傻有點貪婪有頗有天賦的手藝人,不要這樣對他。
——
每一個出場的細節都在后面,用到了,木偶師善于操縱,錯誤的時間穿越就會困在嬰兒的腦子里
唯一神秘的人是女主,女主是個深柜,而且非常有商業頭腦,冷酷無情。不理解她的人物動機
男主真的實慘,但是他刻畫的非常好,有人性的虛偽和偉大,他真的愛她。男主長的真的很像江列儂
最精彩的地方是,馬爾科維奇穿越到自己身上,然后到了一個全部是馬爾科維奇的世界,邏輯上雖然有些漏洞
你說,人,到底是怎么一種存在。
當我們說一個人的時候,是指什么,應該不只是身體,也不只是意識,似乎是身體與意識的融合。那么,當人死掉了,他沒有了意識,只有軀體,往往還能被認定他是一個人。死人也是人。如果反過來,只有意識,沒有了軀體,他就決不可能被承認為人。是不是說,身體其實比心魂更為重要。
有一個胖子,他說,他很胖,又胖又悲哀。他苦惱,因為他的心不想再要他難看的軀體。他花兩百美元得到十五分鐘時間,讓自已的意識進入一個成功男演員的體內。他不能控制,只能感受。他很沉浸的享受那別樣的生活。如此短暫,最后狼狽的掉回到現實。對自己失望的人,在進入成功人士的體內去體驗另一種生活之后,就更無法接受自己的現狀。靈魂在一個光鮮的皮囊里歡欣鼓舞,回到自己的丑陋軀體中則悲痛欲絕。這副體態,不斷提醒著你,你逃不脫你的現狀。
那扇小門,讓每個人的內心有機會通往那個成功的男演員體內。意識進入別人的身體,看到他所看的,觸摸他所觸摸的。體驗另一個人的體驗。當他們在別人的身體中
日期:2002年1月8日
中文戲名實在改得好。看英文片名是Being John Malkovich怎樣也沒有〝玩謝〞那么全神。不過被玩謝人除了是麥本人外,就連玩人者自己也不知本身也是被玩者,妙!
簡單來說麥高維治在電影中是一件對象,讓人賺錢的工具。麥的腦袋連著一條離奇的秘道,進入秘道的銷費者($200 per 15 mins)可以上載upload上麥的腦袋中,與麥同時享用一個軀體,有著同樣的感受,但不能控制其身體及思想;其后麥更被使用者完全占據操縱,像「鬼上身」一樣,麥的意識完全被入侵者蓋過。
聽來實在是非常「心寒」的故事,心寒在經營者以別人有血有肉的身體,以其身體經驗去賺取金錢。惘顧別人的思想。
在非法經營者眼中麥的非凡之處在于其財富,有名氣和地位,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家;一個名成利就令人羨慕的人。一般使用者在成為麥后能改變人生觀,從拾自信希望,填補自己心靈上欠缺的所須,尋找刺激,找回自我,重新認識自己,實在是好一劑人生良藥。真正的性格透過麥展現出來。可是效果并不是完全正面的,相反可是竟然也有另一副作用:使人迷失自我,懷疑個人價值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奧森·比恩作品,難得的對形而上學問題探討的電影,挺有意思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