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抵御我們心底強大的貪婪獲利的本性呢,研究發現人們減少每天閑暇時間時,每日的脂肪攝入量也減少了,即使參加實驗者沒有被明確告知要降低低脂飲食,但他們減少了邊看電視邊吃零食的時間,他們的飲食習慣也就跟著改善了。一個習慣影響另一個習慣,就像一個多米諾骨牌寄到另一個。沒錯,這就是行為心理學中的另一個概念,多米諾效應。我們的行為往往是互相關聯的,當你改變一種行為時,其他行為也會隨之改變。資本以消費考驗我們的人性,你有沒有學會妥協,而所謂的理性消費無非是跟資本談妥條件

昨天又看了一遍,頗有感慨。過去老爹說過一句----"十億人民,八億曹操",那時候還覺得夸張了,現在看基本貼切,中國是一個政治早熟的國家,秦制百代傳,我們都是中華文化的子孫,啥是中華文化?可能就是一個政治早熟的文化吧!每個人都是政治家,從王雙立,到冷局長、徐副局長、小閆,再到老宋、李會計,甚至臨時工猴子……
王雙立
王雙立的段位不可謂不高,業務能力強、會籠絡他人,有政治手腕、想做事、能克制自己的私欲、有斗爭有團結、尊重小人物、反應快、機智過人。但他的缺點也是很顯然的

電影《臉對臉,背靠背》是一部精彩的中國90 年代的官場現形記。主人公王雙立是一個城市文化館的副館長,在這個“副”字伴隨了他職業生涯的三年之后館里舉行了一次民意測驗,希望選舉出一位合適的人選擔任新的館長。鑒于自己在工作上的成績,他為自己投了一票。然而事與愿違,他無從得知民意測驗的結果,也無法控制上級另選新人的決定。最后委委屈屈的繼續擔任副館長,也同時對新任 館長心懷恨意。 這種恨意使他用盡心思和伎倆,并且唆使親信對這位老實巴交的農民館長進行言語攻擊和陷害, 令這位不懂得官場規則的老頭三番五次陷入他的圈套,最終丟掉了館長的職位。新館長調走了,這一次他得意的認為館長之位非他莫屬了,然而卻盼來了又一次的失望。他不明白為何他在工作上做出了那么多看得見的成績,卻始終得不到升遷。而且,這一次的新任是上級從前的副手,并不是個任人宰割的角色,追隨他的親信這一次也不再唯他馬首是瞻了,反而倒戈用之前對付農民館長的手段對待起他來。最后他被氣倒住院,暫時離開多年工作的地方,卻慢慢的醒悟了。他從補鞋匠的兒子一路走來
《背靠背,臉對臉》《背靠背 臉對臉》: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