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21:15
首映:2016-10-14(中國大陸) / 2016-01-01(俄羅斯)
年代:2016
時長:100分鐘(俄羅斯)
語言:俄語,英語
評分:3.7
觀看數:89045
熱播指數:164
來源網:三年影視
《暗殺游戲》瓦蒂姆·提薩拉提出演,哪怕路途充滿荊棘,但只要夢想在終點,那么拼死也會前進!
劇情只能說還行,創意確實很不錯,但是可能是由于只有英語字幕的關系,看的有點費勁,觀影效果比較一般。
說一下,網上現在其實早就有這部電影的藍光資源了,就是沒中文字幕,我是強行看英文字幕啃完的,感覺英文字幕某些部分翻譯的也不太行,但是實在不懂俄語,只能將就了。
影片的創意立足點在于一個真實版的“殺人游戲”,不知道殺人游戲是啥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一下,話說來看這個電影的都應該玩過吧~這里沒有“警察”,有的只有平民和mafia“黑手黨”。11個人中9個市民2個mafia。其實mafia究竟是不是2個一會再講。而且每個人死的時候都會報出自己的身份。
影片一開始直接開門見山,直接開始了游戲,然后大家就開始討論,透過其中幾個人物的回憶閃回大家就要開始了解每個人的人物背景。結果!第一天大家就直接票死了一個殘廢的芭蕾舞女..其實這規則挺奇怪的,第一天mafia還沒殺人大家就要投死一個,那明顯是瞎投嘛。平民死1個。這里死的情形是讓人在最害怕的事物中死去。芭蕾女進入一個幻境被雷電劈死。
夜晚了
其實開始說要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是拒絕的。坦白說,雖然電影有很高超的辦法可以將邏輯關系梳理的清清楚楚,殺人游戲的暗流涌動也有一萬個被戲劇化的理由——但是我不相信有人可以將十一個人之間的游戲邏輯關系明明白白的表達在觀眾面前,尤其是這種每個人都是純內心的戲碼——《暗殺游戲》也沒做到,但是我仍然要給五星!不服氣?且聽我一一道來!(涉及少量劇透,慎點)
殺人游戲的題材很多,你腦袋里能想到的有幾部?國產的《天黑請閉眼》,還是美國的《殺人游戲》?不好意思,即便是最資深的殺人游戲迷,我打賭你也很難說出哪怕一部拍手叫好的殺人游戲題材電影(《致命ID》不能算啊,雖然也有譯名是殺人游戲)。本人是長沙最早一批開桌游吧的店長,也是長沙最早組團玩殺人游戲的玩家,不說我玩的有多好,但是跟一般人玩我還不至于被當成豬隊友。殺人游戲的高手都知道,在游戲中說場外信息,就好像華山論劍你上去打一套廣播體操,那不是丟臉——那叫奇恥大辱。所以當電影通篇都在說場外信息的時候
想為這部懸疑電影正名,主要幾個觀點,不喜勿噴
1.電影不是游戲,顯然導演不是狼人高玩,但電影目的不在于給大家展現一場精彩的殺人游戲推理秀,而是有所隱喻。
2.殺手是康斯坦丁和基蘭,兩人有計劃(不確定是否有預先合謀)搞垮節目。
3.吉蘭是兇手最直接證據在1:07:44,報名顯示為MAFIA,但只是一閃而過
4.結尾為什么是癌癥男拿了錢?癌癥男雖然拿了錢,但沒有正面回應自己是殺手的事情,加之主辦方只是宣布殺手獲勝而不透露是誰,說明一種可能性:他不是殺手,只是背鍋拿錢,于人于己都能接受
在整個游戲進行直到結束,全場還剩四個人活著,殺手伊萊,平民盧卡、基蘭、凱特;那么作為最后取得勝利的唯一者殺手依萊是怎么活到最后的呢?我們來看看整個游戲的死亡線以及發言。
游戲死亡線:瑪麗->布特切爾->Verkhorg->Vladimir->勞拉->康斯坦丁->伊萬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人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瑪麗:為什么第一個死的是瑪麗呢,其實瑪麗第一個死是必然的。游戲開始,彼此陌生的11個人開始投票介紹自己,瑪麗不是第一個發言的人,卻是第一個讓大家記住的人
<圖片1>
對于今年引進內地的三部俄羅斯大片《他是龍》、《火海凌云》和《暗殺游戲》,口碑和評分依次遞減,讓這些年看膩了好萊塢大片的我們也能夠換換口味,去感受一下西伯利亞民族別樣的戰斗風格和敢愛敢恨的異樣情義,無論是《他是龍》中的宏大華麗,還是《火海凌云》的險象環生均給大眾留下了不小的沖擊和震撼,然而這部《暗殺游戲》輔一上映就遭遇口碑和評分的雙向滑鐵盧,兵敗如山倒的傳染性猶如瘟疫一般四處彌漫,致使后來的觀影者乍瞧見豆瓣4.3的評分便紛紛作鳥獸散,本能地升起對這部電影是爛片的定論。起初筆者也是受到這股民意的影響,所以在選擇影片的時候并未抱著多么厚重的期待,權帶著放松、娛樂、看看而已的不以為意的心態進的影院,可是直到觀影結束,筆者才發現了一個事實:所謂的民意不過是一場盲目的沖動。
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不錯,《暗殺游戲》其實并不是一部爛片,相反,它的整體制作水準可能更高于上半年的《獨立日2》或者《星際迷航3》,《獨立日2》劇情的羸弱和穿鑿與《星際3》的冗長乏味幾乎已成共識
這是部電影,不是游戲,更不是狼人殺。電影名雖為游戲但探討的是制度,這是有所表達與寓意的一部電影,不能只從電影表面去理解,更和狼人殺游戲沒有半點瓜葛。電影開篇對白就已經將電影跳出了游戲的范疇了。電影中人物的愛,事業,陰謀,寬恕,恐懼等的種種表顯是對制度內平民的刻畫,他們于游戲中自相殘殺,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卻藏于制度背后。康斯但丁本人雖在對制度及老板的(幕后黑手)挑戰中死去了,但結尾本該死去的凱特與基蘭卻活了下來,也就是說是有人跳出制度,戰勝邪惡的老板的。
《暗殺游戲》瓦蒂姆·提薩拉提出演,哪怕路途充滿荊棘,但只要夢想在終點,那么拼死也會前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