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6 02:20
首映:2006-05-18
年代:2006
時長:112 分鐘
語言:英語,西班牙語
評分:7.1
觀看數:25229
熱播指數:35
來源網:三年影院
“邊城小鎮”amy強烈推薦
一個電影一開始就標明“改編自真實事件”,通常會大大的增強故事的說服力和震撼感,每個觀眾都不會再去思考情節的合理性和人物的真實感,因為一切都是真的。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真實改編”電影,是《盧旺達飯店》,看完后每每一想到在1994年,同一個時空下,我在家庭和學校間單純快樂的長大,而另一個地方,無數無辜的人們被種族仇恨和利益爭奪殘忍的殺害。那里可能也有個跟我一樣大的孩子,跟我一樣還什么都不懂,在我跟同學玩游戲的時候,被槍殺或燒死,也許連哀號都沒有。不能想不能想,一想就讓人胃部痙攣,平白多出一絲絕望。
相比之下,本片的震撼力要弱很多。我覺得是因為在主角和主要情節上表現的窄了一點,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一個事件上,不由陷入了1、2個人的感受,而忽略了這種罪惡在當地有多么的普遍和猖獗。而且本片缺少時間感,在觀看中,感覺就像好萊塢另一個編的好似真實的故事。只有影片中穿插的照片,讓我們感受到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從而去思考背后真正的原因。
這是伸冤?還是良心?《邊城小鎮》讓我想起另一本同類女性題材的電影《萬福瑪麗亞》。好萊塢會拍此類爭求福利的嚴肅題材,不得不敬佩。
片子看完
好幾天腦子里都有個問題在問自己——如果我是洛佩茨,如果真實和生命安全只能選擇一個,如果……
我該怎么辦?
史上不乏優秀又勇敢的記者:羅伯特卡帕,法拉奇……。
每年會有好幾十名記者因公犧牲,每年又有成百上千的記者受到生命威脅。
在社會最黑暗處,為著正義苦苦尋找真相的記者讓人肅然起敬,可他們的生命有誰來保護呢?
哎……
呃。。終于看了部喜歡的片子。
當然這是一部很嚴肅的紀實題材的電影。可是,對于這個我不想說什么。太嚴重的社會問題。完全不是我能左右。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對完全出于我力量之外的事情保持絕對的緘默。因此我沒從事我曾經迷戀甚至為之瘋狂的新聞事業。就像勞倫。
這部電影我真正注意的是勞倫,她的職業和感情。我沒用“事業和愛情”。我現在不喜歡嚴重的詞匯。而且這部片子旨在揭示一個社會問題而不是要刻畫一個女人,重點是事件的進展而不是勞倫的工作。至于愛情,勞倫都不重視。
我都不知道說什么了。本來興沖沖想寫點什么,沒想到心里跟勞倫一樣黯淡。
埃娃天真地問:“你有多少孩子了?”
勞倫說:“一個也沒有。”
埃娃驚訝:“為什么?” 這個年齡。
勞倫說:“我要工作。”
埃娃說:“我媽媽也工作,她就有孩子。”
勞倫說:“我的工作不一樣,我叫它‘事業 ’。”
埃娃問:“那是什么?”
勞倫笑,說:“ 事業嘛,嗯,事業就是一個你夢寐以求的工作,為了它你可以放棄一切,呃,當你得到它之后——你才意識到,它并不值得你這樣做。你失去得太多
- -。這是部很好的電影。這是首先要肯定的。
我對故事最初的感覺不過是這個記者肯定是個工作狂。后來在印度女
孩的遭遇中不斷閃現她小時候的記憶,本來以為是印度女孩對家鄉的回
憶,卻沒想到是美國記者的。一點一點的,到最后才了解原來她也并不是
沒有痛苦的成長經歷。
記者開始接手印度女孩的事情或許想要挖掘大新聞的可能性要比拯救
她而大得多。因此她尋求以前搭檔的幫助,卻沒想到以前的搭檔戀人已經
結婚了,并且有了3個孩子。但是他還是幫助了她。那男人說過的一句話
令人在電影緊張的情緒中微微心暖,“我不希望你有事,我不能讓你有
事。”這是一個男人對自己心愛女人的保護。它比護身符管用多了。可是
他沒有吻她,因為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他們不可以這樣,他這么說。
讓我著迷的是印度女孩的眼睛,從剛開始的恐懼,到慢慢的出現
光彩,中途堅持找出兇手的執著,她的眼睛很亮,很干凈。
記者真正下定決心幫助女孩的時候是當她被‘惡魔’嚇得逃出酒店的
時候,她看到女孩的無助,她感覺到,如果不能幫她找到兇手
“邊城小鎮”amy強烈推薦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