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9 01:26
首映:2014-08-01(中國大陸)
年代:2014
時長:105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
評分:5.8
觀看數:76208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不再說分手”爛透了!復刻回憶之 2014.11.2
這電影在6分以下主要有2個原因:
1、觀眾去電影院花1個半小時花幾十塊錢不想看一個太過平淡的作品,也不會想和朋友、女朋友一起去看一部這樣壓抑難過的電影。
2、幾乎所有角色的性格都不討喜。男主優柔寡斷,女主強勢控制欲強,配角拉后腿。
鄭伊健演的角色看起來不缺錢:可以為了追女友去澳洲在機場等一周;可以自己基本獨資開一家咖啡館;騎行、獨輪車等小資的愛好;還有關于“我們開店賺顧客錢,別人也賺我們的錢,這就叫商業。”這種透徹理解;在第一個顧客上門時
看完電影,我的心里留下來了一個問題:男主還能變回來嗎?
這部電影對我而言講得不僅是愛情的因果,也是人生的成熟如何取舍的問題。女主正是現實的化身,她對咖啡館更多是從利益,從對未來的物質支持上的心理投入,而阿森才是真正將咖啡館與人生水乳交融的人,他的創造力,他的歡樂人生都溶在每一杯賣出的咖啡里。咖啡館不是生冷的,難啃的。
然而阿森為了愛情改變了自己,他是在用泥巴硬生生地將孩子般的自己封閉在了黑屋里,他真正的渴望窒息而死,所以人也如此抑郁。可悲的是,現實中多少人以如此冷漠的灰色面孔為成熟的光榮,以為這才是符合生活真理的。
我希望男主能變回來,然而女主卻讓我看著捉急,她還不懂他。我相信男主若能恢復原來的心態,心中也一定會有成熟和擔當的,畢竟經歷教育著他.。男主啊你只需要再來點擔當,你就完美了。矯枉過正的你,是個悲劇。
剛開前面覺得挺爛的,但是后來慢慢矛盾出現的時候就感覺還不錯。“你為什么總是不能成熟一點”,“你就像我媽一樣”又讓我想起《那一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里的“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幼稚”,其實究竟什么成熟又什么是幼稚呢?像波姐這樣一定要贏就是成熟?像小森這樣總是求和就是幼稚?又什么是對錯呢?我一直覺得世間很多事有對就必有錯,從來沒有完全對也沒有完全錯。小森也確實是愛慘了波姐才會一次又一次分手中又和好,但是這種到了一百次總會有無可奈何的時候。我之所以給這片子四顆星
鄭丹瑞的作品,出乎預期的好看,說著男女都市的感情,有說不出的傷感和細膩。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似乎是感情逃不過的線。
以鄭伊健和周秀娜一對為主線,帶出另外幾對,以及一些人的情感。
鄭伊健扮演大男孩比任何角色都適合,他應該本來就這樣的吧。和周秀娜相戀8年,感情總以周秀娜生氣說分手,鄭伊健去求複合。這樣的感情模式,在他們之間重重複復上演,樂此不疲。當身邊的損友都勸鄭伊健和女友分手的時候,鄭伊健總是維護女友,想到她的各種好。是的,她真的為他好,他又真的常常把她惹得很生氣,她只是爆脾氣她只是想他可以長大一點她只是用自己的青春去賭他的愛護。只是在感情的世界里誰是誰非又有誰說得清楚,當99次分手後,他們立約“不再說分手”,但感情卻在微妙地在變化。
每天晨跑的一對俊男美女,所有人都投以羨慕的目光,天生一對的璧人。他們誰也沒有否認,別人的美好誤會,甚至女生都覺得這是真的。直到有天,男生說要結婚了,遞來請柬。女生驚訝,他不是她的嗎?每天每天並肩在奔跑,她以為這是永遠,她不知道他有女朋友
已經很久沒完整,耐心地看完一部電影了
真心地喜歡這部電影《不再說分手》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愛情長跑多年,理解個中的糾結
或許是覺得劇中的他們演繹了一對戀人成長中的點點滴滴
分手,怎么可以經常掛在嘴邊呢
因為沒有一種愛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人是一直會妥協的
劇情中,印象深刻的情節都在后半段里
我以為,開分店之后的爭吵,阿森不會哄會阿嵐,卻未料到阿森想要向阿嵐求婚了
但最后他還是沒有求婚,因為阿嵐說:重點不是你承認錯了,而是你不知道你哪里錯了
錯在哪真的那么重要嗎?
男人的眼里,覺得自己肯放下身段,認錯就好了
女人的眼里,認錯是一定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錯在哪呢
看,這就是男人跟女人的區別,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爭吵,那么多的沒玩沒了呀
徘徊在馬路中間的他們,如果阿嵐不追上去,那是不是就真的說分手再見了
如同現實中的戀人,一個轉身或是一個跨前一步,結局都是不一樣的
喜歡的獨白有
“一直以為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你離開我,但原來最令我難過的是自己已經不知道怎么愛下去”——有被戳中點,但好在堅持下來了
“不再說分手”爛透了!復刻回憶之 2014.11.2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