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0 14:55
首映:2010-09-10
年代:2010
時長:9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日語,北
評分:6.4
觀看數:87141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玩酷青春”2010佳片有約,圓滿了就沒意思了!?導演還是妥協了
剛剛看過印度電影《三個傻子》之后,便又馬不停蹄地看了這個國產電影《玩酷青春》,結果發現這是個很難受很詭異的事情。《三個傻子》之中提到的父母無需過多干涉孩子,應讓他們“愛干什么便干什么”,這明明讓我頗感認同,但《玩酷青春》里表現的母親為孩子“走正道”、忙學業而嘔心瀝血、忍辱負重,又不得不讓人深受感動。
這是一個比較扎實的國產電影,但也就是如此而已了,至于其他的所謂永不褪色的主題,諸如親情、夢想、青春之類,主題倒是沒褪色,只是表現視角、敘事方式也毫無新意——大概,要不是呂麗萍的出色表演(這讓她獲得了本屆金馬影后),這個電影就真的只剩下誠意了。
呂麗萍飾演的人物,就是那樣一個很普遍、平凡的母親,似乎有我們許多人母親的影子。這個母親對親人有著深沉的愛和期望,一旦誰、包括這個親人自己對這種愛和期望有所損傷,她幾乎會像一個受傷的野獸一樣拼命掙扎、歇斯底里——自然,這種母愛讓人覺得有些沉重,這種沉重也壓抑了青春時期的許多幻想和萌動,這些都是為我們所熟知、也最容易讓我們有所感慨的。
基本不看青春片了,特別是描寫高中生,初中生的。一部分是因為怕看了,才發現現在自己有多老了吧;另一部分是因為我的青春時代,雖然表面無恙,但內心,頭腦中也是昏暗,紛亂,不堪忍受的,如同陷入了沼澤一般.實在不愿花力氣去回想是怎樣掙扎上岸的。
《玩酷青春》是沖著拿金馬獎的女主角去看的,情節很典型,也很老套;每個鏡頭單看都是美的,但就是連貫不上,有點太刻意了吧。與刻意的鏡頭相比,女主角---青春期孩子他媽的表演,可以說是渾然天成,平靜時溫潤如玉,暴躁時也就如市井潑婦,但一切表現的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她的家。
這片是耐著性子看完的,因為混亂,對抗的青春是熟悉的,猶如一場噩夢,不想再重復。看著片中兒子叛逆,和父母吵架,猶如看到當時的自己,渴望長大成人,但實際還掩蓋不了自己幼稚虛弱的內心。突然覺得這樣的青春是多么的可笑和渺小。
以前也看過很多青春片,比如《藍色大門》,它們更多的是對美好青春的一種緬懷,青春當然是美麗的了。以致,每次看到類似片子
我家女兒明年也要高考了,中國當前的教育還沒有完善到普及大學的程度。所以,不管她心里是怎么想的,都要為一張《大學通知書》而放棄自己的一切夢想與追求,這確實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泱泱大國,又有多少考生能真正拿到一張二本以上的大學入門證呢?!都要像影片中的情節一樣,用每個家長裝病等極端手段才能促進孩子們的學習嗎?萬一孩子不聽話,那家長不是煞費苦心嗎?請問:我們怎樣才能讓祖國的下一代健康成長、發揮所常呢?!
今天在電影頻道看完的電影,對于前半部分還比較滿意,特別是關于跑酷這一段,還算是給我普及了一下相關知識,但是看完結尾我不得不說,這部片子全部都爛在結尾上。非得搞個圓滿的大結局,不倫不類的,非得讓他上大學,他媽媽沒病啊!這你還反映個屁現實啊?我只能說如果在這孩子一意孤行繼續跑酷,他媽媽這個時候得了絕癥。然后戛然而止,這多具有沖擊力與藝術力,可那導演還是來了個圓滿。圓滿了就沒意思了!
呂麗萍因為這部電影獲得了金馬影后。
沒感覺到她多么出彩的演技。只能說,她演的很好。一個下崗、生活緊蹙的單身媽媽,面對張揚青春,要自我選擇的兒子,她的語言和表達都是貧瘠的。能做的,只是尋求辦法。
何志鵬的酷走表演,真成了一大亮點。那么恣意的軀體攀爬、跳躍、穿梭,像是魔術般讓我應接不暇。
只是影片想表達的太多了。還是應該突出故事本身----何志鵬母子在高考前夕的沖突,以及被襯這種沖突的生活情態----母子缺乏溝通、難以溝通、父母的沖突、生活的緊蹙。
現在,整部片子就像是塊碎步拼起來的披肩,雖然什么顏色都有,卻都蒙蒙不清晰。
“玩酷青春”2010佳片有約,圓滿了就沒意思了!?導演還是妥協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