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很多電影,結束后字幕也愛看,李屏賓,杜篤之和陳光榮,這三個名字見過很多次。很喜歡《海上花》,綺麗糜爛的場景,幽暗的光線,我常想起去北京湖廣會館看戲臺,工作人員給我講的,因為二樓燈籠照明、所以光亮會灰暗。
做攝影要離開家,會虧欠親人,可是不做喜歡的事,自己會不開心。《花樣年華》領獎詞,是講想起自己母親的花樣年華,卻在孤苦的照顧幾個孩子,把獎送給母親。很平實的幾句話,由這個看起來粗曠的攝影師說出來。
里面提到的很多合作對象的電影,個人都很喜歡。只是法國的那個電影

姜秀瓊打算拍李屏賓,伙同香港攝影師關本良,一拍就是幾年。但事實是,李屏賓不過50多歲,何以已經到了拍紀錄片記錄光影一生的年紀?
李屏賓之所以被如此推崇,竊以為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並非技術因素和那一大堆獎項(李屏賓的技術自然無可置疑),而是李屏賓的為人:看似粗獷,實則溫和細膩。光從他可以給一系列不靠譜的新導演做攝影指導便可看出,他大度得似乎有點“不近人情”。電影中攝影助理談及李屏賓,最深刻的便是李屏賓沒有架子,問無不答相當之有耐心,與一般那種凜然自恃的大攝影師截然不同。
紀錄片中展現了李屏賓的這種“溫和”,他說話不著急,不呼來喝去,與許多攝影師的形象背道而馳。但藏在“溫和”下面的李屏賓,其實相當的倔強與篤定。他人生路上做的每個決定,對電影之路的選擇,輾轉於各地拍電影……無不反應出他對於“電影”之路的某種鍥而不捨與勇氣。
但有得必有失,因為電影工作,他無法回家,與母親的對話寥寥,無法體察兒子的成長,不能讓老婆安心。在母親,兒子和老婆角度來說,他並非是一個成功的兒子,父親與丈夫。全片中

乘著光影旅行——李屏賓的攝影人生:影像詩人-李屏賓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