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
各種心潮澎湃
結果回來上豆瓣一看就傻眼了
竟然這么多打一星的
不至于啊
您是覺著《金陵十三釵》跟《畫壁》是一個級別么
親?
最后,我還是那句話
當年的豆瓣洋溢著各種文藝氣息
而現在
好多普通青年
想裝文藝青年
最終變成了二逼青年
P.S:打一星的親們,您覺著我這散文體有文藝氣息么?您對這股氣味熟悉嗎?

為什么《金陵十三釵》90分而《龍門飛甲》19分?
看了《金陵十三釵》和《龍門飛甲》(3D版)。發了幾條微博。引來一些罵聲。哥先睡了一覺。今早起來想一想,昨天的“瞬時評論”有瑕疵嗎?經得起事后推敲?
結論是:維持原判。
就我的評分標準,以及對中國電影的一些觀察、所思,多說幾句。
觀眾走到電影院里,本質上購買的是“體驗”。這體驗首先來自眼睛和耳朵。進一步是大腦,用思維來分析看到和聽到的信息。更進一步,是心---這東西好嗎?美嗎?愛嗎?我對它的感情如何?一個好產品的體驗是:視覺享受,理智認可,并且,產生正面感情。(所謂“審美”,就是理性和感性同時被抵達的狀態。)
《龍門飛甲》3D畫面漂亮,武打設計精彩,其間有許多明星臉。但是,你要把這些“信息”串起來,需要邏輯,把它們整合成一個故事。要往觀眾頭腦里“植入”(“INCEPTION”,想想《盜夢空間》,連夢里都那么難)故事,面臨不斷的“抗體”。人腦是個自動處理器,隨時高速處理外部信息----當然,中國導演的好處是,的確有許多觀眾因為懶或不懂,自愿放棄大腦功能

“金陵十三釵”歷史是不能意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