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很特別,分了兩次,兩天看完,前一半看的覺得特別無聊,一次一次“穿越”,強調自己到底是誰,為什么要穿越,都說每一分鐘都很珍貴,關系到上百條人命能否得救,(忽然想到Mh370,如果也能穿越一次,那改多好)所以對豬腳在行動中不顧生命的任務,一而再再而三的了解真相感到厭煩,于是就果斷還原全屏播放、暫停、右上打岔秒關。看其他片子,沒想到后來看的那部片子更難看,就上豆瓣打分&尋片,沒想到一不小心看了劇透,看到說最后一次穿越,永遠地留在了源代碼系統里,很好奇怎么留在只能停留八分鐘的系統里,就又看了第二次,其實這算是個矛盾吧。好在結局,最后次穿越實屬經典,而且也正是創造系統的那個誰,,,說的,‘也只有能適應這個系統的人’才能使這八分鐘這么有意義吧

現在的觀眾見多識廣,接受能力極強,不管多么稀奇古怪的設定都能接受。哪怕電影完全不給絲毫理由和解釋,觀眾也是眼皮都不眨一下,接受起來毫無障礙。什么穿越、時間旅行、平行世界,隨便來。
于是,出現了大量不給理由和解釋就濫用術語和設定的做法——我覺得這種做法不該叫科幻,應該叫 YY。
奧卡姆剃刀法則認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個法則常用于科學假說的取舍。我覺得它對于鑒賞科幻作品也很有用。如果同樣一件事有兩種解釋,一種完全符合現實世界的物理法則,另一種需要穿越、時間旅行、平行世界等等才能解釋,那么,第一種解釋更好。
只有在現實世界的物理法則實在解釋不通的情況下,才可利用一些假想性的設定。并且,這些設定應該也具有一定的科學基礎并給出合理的解釋。
當然,初次出現的新奇概念才需要較為詳細的解釋。像時間旅行、平行世界這種概念,現在已經太過稀松平常,基本不需要太多解釋。
但是,講故事的人至少應該告訴觀眾一下,本故事用了哪些設定,讓觀眾心里有個數,知道要看的是個什么層面的故事

《源代碼》這是個源代碼工程師編出來的劇本?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