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登月第一人》作為2018年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可以說國際上最為權威的電影節給了這位最炙手可熱的新星導演——達米恩·查澤雷足夠的肯定。
從導演脫離學生習作的稚氣真正進入電影工業體系開始算起,第一部執導的電影《爆裂鼓手》甫一現世,就真的爆裂了整個電影圈,各方面都可以用驚艷來形容。
第二部電影《愛樂之城》更是成為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的爆款,后來又一舉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也是距今為止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獲得者。
1. 備受矚目的查澤雷

作為一部太空題材電影,《第一人》選取的角度是大師級的,也幾乎是完全背離觀眾想象的。導演沒有重點挖掘“第一”背后的領先和成功帶來的振奮欣喜或主旋律感,不僅極大忽視了政治、國家層面的因素,就連登月計劃本身都像是阿姆斯特朗的配角。這種在劇本和表現形式上近乎完全的去商業化和化繁為簡,其創作目的不言而喻——導演、編劇想要最大限度地聚焦于阿姆斯特朗這個“人”。
那《第一人》為我們展現了怎樣的一個人呢?
影片開篇就向你呈現了一位沉浸在喪女之痛中的悲傷父親形象

以前在emo的時候朋友安利過FirstMan的ost,聽著真的有種在太空遨游的感覺,尤其是Apollo11Launch和TheLanding曾一度占據我的單循列表,可以放空我過載的大腦。其實太空題材的電影看了不少,甚至以阿波羅系列命名的都看過三部:Apollo11,13,18(11是純紀錄片,18是科幻驚悚),而關于11號登月的故事,初一上語文課本那篇《月亮上的足跡》給當年年幼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記得那時閑來無事的時候總會翻到那篇文章沉浸地享受一遍。
回到影片本身,作為一部2018年的美國電影

登月是人類偉大的壯舉,但本片導演并沒有關注這些,只是呈現面對這項歷史性的任務,主人公內心的糾結,焦慮,恐懼,不舍等情緒和行為表現,演的非常內斂,使人物豐滿,讓我們普通觀眾理解了偉人,感受到他的痛苦,特別是結尾對早逝女兒的紀念,讓我淚奔,相信所有有女兒的父親看到這都會落淚,是部好電影。

【登月第一人】克萊爾·芙伊作品,月光照不亮歸家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