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自己利弊的事人們總是從有利自己的視角來講述。
劇中卡魯日算是個剛正不阿的漢子,性格魯莽不善言辭吃了沒文化的虧,屢次得罪領主,導致本該屬于自己的土地,職位都被領主拿走。家庭經營不善處于破產邊緣。另外交友不善結識了勒格里早期兩人關系應該不錯,在戰場上卡魯日還救過勒格里一命,可惜后來勒格里憑借巧言令色得到領主賞識,成為領主管理財務的官員并獲得了本該屬于卡魯日的土地和職位,開始他還有所顧忌不好意思面對老友

A man is his vanity. 看完突然想到在歐茨的書里讀過這句話。
電影故事一句話概括:一次強奸,始于也終于男性的虛榮的強奸。
故事背景里無數女性對強奸的沉默保全了男性的名譽,付出了女性身心的代價。故事里對強奸的聲張,物理上存在女性身心的傷害,精神上存在名譽的公開損害,以及決定決斗時對并未參與決斗的女性的潛在的羞辱性的殺戮刑事。而在這一切里,女性感受如何,女性想要什么,女性受到了什么傷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男人的一切:地位、榮譽、面子,虛榮。第二段里

故事是根據歷史事件改編的,然而女主的形象,卻幾乎完全塑造成了現代人。整個故事大概就是套了一個古裝殼。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可以,畢竟“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只是這故事拍得太淺,直白得恨不得把觀點糊在觀眾臉上。故事的結構實際上和“羅生門”毫不相干。看似是多視角,其實只有一個視角(三個章節都是一個視角),一個來自當代的、性別主義的凝視。
如今,人們越來越關心政治和社會議題,女性的解放意識越來越強,男性也是。我想,這是好事。不過,如果文藝作品滿足于做一個個“觀點”的附庸

好幾年沒看雷老爺子的新片,在這么大年紀依然在為女權發聲,讓我都不禁思考,is it just him or 藝術家們都能感受到更多,想表達的更多。
有觀眾說前兩段男性視角毫無必要,直接講訴這個truth不是更好,但又不是這樣。沒有兩個男方的視角,怎樣才能更生動明顯的體現,丈夫自認為的尊重和捍衛,raper自認為的兩情相悅與欲拒還迎,不過是男方的ego和vanity在作祟罷了。women tells the truth
看前半段真的很讓我生氣,女人就像是一個附屬品,從父親手中又交到丈夫手里,自身的價值體現在能不能生子

【最后的決斗】真實!吃人的宗教封建社會兩個虛偽的男人一個最終勝利的女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