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2012,做點增補的小說明:
這篇文章是一篇劇評,不是一篇推理小說史的論文。雖然里面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推理小說的觀點,但它只是作者推理小說觀的一部分,有一些看法因為和Elementary及福爾摩斯沒有關系,作者就沒有仔細敘述。作者的推理小說觀可能有些奇怪,以坂口安吾的觀點為基礎,在上面又私搭亂建了很多內容,如果真要說的話估計得寫個碩士論文,可惜作者讀的是語言學而不是文學,嚶嚶嚶。
雖然是個英語推理小說翻譯,但作者對歐美系沒有對日系那么有愛,奎因和克里斯蒂了解得都很有限,在這點上作者表示深深的懺悔。所以再問作者“能不能多舉點歐美的例子”的讀者們,你們估計要失望了。
最后,作者是福爾摩斯真心粉,誰黑福爾摩斯跟誰急的那種粉,就算認為福爾摩斯不是完全的“推理小說”,作者也愛它,愛得毫無保留,窮自己三代都繼續愛。不過作者從來沒有對任何非常規trick[包括但不限于敘述性詭計]抱有任何偏見——對一個讀梅菲斯特獲獎作品的人說“你對詭計特征有偏見”,你們考慮過梅菲斯特獎的感受嗎!
以下文字吐槽有,掉書袋有
作為開山之作,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其實算不上典型的推理小說主角,他很少追捕連環殺人犯,也很少解決密室疑團。有時推理一個很簡單的謎題,還需要煙斗、枕頭和一整夜的時間。雖然不典型,福爾摩斯無疑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和最受歡迎的偵探角色,這當然歸功于柯南道爾極其成功的人物塑造。所以,恐怕很多如我這樣的觀眾,并不指望在改編劇里看到多么復雜的連環罪案,只要有形似或神似的原著人物即可。如果能看到原著中的老梗,就非常開心了。
所以,我看這劇的時候一般沒拿罪案的合理性當回事兒,只要米勒表現出高功能反社會人格,劉玉玲表現出傲嬌忠犬樣,那絕對算喜聞樂見了。不過對結尾的三集我還是有所期待,畢竟別人可以弱智,但福爾摩斯的宿敵莫利亞蒂不能弱智。這兩人的對手戲要是沒擦出智慧的火花,那“基本演繹法”這戲名不是白起了嗎?本來以為編劇會和我想得一樣,認真設計最后的罪案,沒想到編輯恰恰和我想得不一樣,編出了一堆慘不忍睹的大洞。按時間順序,這些洞里最重要的幾個如下:
1

《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 第一季》盛宴懸疑片 另一種演繹法:不同組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