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2 04:36
首映:2011-07-19(英國)
年代:2011
時長:60分鐘
集數:6集
連載:6全集大結局
評分:8.8
觀看數:25461
來源網:三年網
“演播時刻 第一季”2011年度佳片,民主自由是最華而不實的東西
What a show!在一個風雲際會的年代(1950s的英國,作為原本在二戰中的戰勝國接連面對“大英帝國”的瓦解,戰後經濟民生的蕭條,民主時代的挑戰,以及新時代各種革新思想陸續出現)之下,BBC在報道公正與自由中做出的挑戰。
重要的是看到那些人,為堅持其立場,在個人選擇中所承擔的——即使是一個早已不執著於“新聞理想”的人還是被打動了。只有這樣full of debate, questioning的環境才能孕育出更多的思辨、humane的文明吧。(前段時間,看過BBC一個對比英國與德國的紀錄片
兩個異性好友,友情以上愛情未滿。
友情以上的是Freddie,愛情未滿的是Bel。
生日的夜晚,酒過三巡,煙不離手。憑著生日的特權,躲開歡舞之后疲憊的大腦,Freddie 說,“五年以后,我們會在Lucerne,我會買架水上飛機,我們的孩子Gilbert 和 Maude…我們不會想去別的地方,也只需要彼此的陪伴…”
他的確想象力豐富,因為他想象的所有細節都有她。就如同愚人節的表白,分手后的關注,不經意的話語間承載著太重的在意和試探。
只是被擊中的碎碎念,誰知短評有字數限制,只好放在這里濫竽拋磚了
the year of 1956
Background of the news happening in the show
蘇伊士運河危機
埃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它的蘇伊士運河曾由英國和法國共同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運河的戰略意義重大,一旦控制蘇伊士運河就可以控制整個東地中海和中東地區,戰爭中英軍控制了該運河。1947年英國軍隊從運河撤兵,次年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之后不久爆發了阿以戰爭,以色列獲得勝利。
1952年,埃及軍隊的軍官們發動政變,推翻了法魯克國王的君主政權。新政府拋棄了舊政府親西方的政策,實行民族主義政策,這導致了西方國家和以色列開始因蘇伊士運河而與埃及發生爭端。
1956年
1956年,以色列和埃及的矛盾升級,雙方都時常襲擊對方領土,由迦瑪爾·阿卜杜爾·納賽爾總統領導的埃及政府于是關閉了亞喀巴灣,阻止以色列船只使用蘇伊士運河。
另一方面,實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新政府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公開反對英國在中東建立的軍事組織巴格達條約組織,并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發展親密關系。這引起美國方面的不滿,遂宣布停止向埃及提供援助修建阿斯旺水壩
“演播時刻 第一季”2011年度佳片,民主自由是最華而不實的東西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