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8 01:42
首映:2007-05-01
年代:2007
時長:97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3
觀看數:55074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查理·巴特利:小孩子在他們的世界中有搞笑的義務
很有意思的片子。我們換個新環境總要去適應,交朋友就是一門最大的學問,畢竟你是弱勢群體,是菜鳥。查理巴特利利用自己的優勢,做心理輔導,把朋友的問題聚在自己身上,去詢問醫生,起到了上行下達作用(聽者和傾訴者的角色轉化)。畢竟看醫生費用很高,他家裡比較富有,所以就是自己的優勢解決了很多問題,還得到了女友。
很多問題都是家庭教育或者家庭變故引起的,由於解決方法不及時和不給力造成不好的結果。片子很搞笑,我們都有夢想,而道路是曲折的,所以遇到問題也是需要解決的,上當的宣洩和傾訴有助於成功。還有,美國公立學校比私立學校差遠了。
本來看過之后想更換封面的,不過晚勒一會就有人做了update勒。挺好的。這張新的封面才能傳達出電影青春正面的氣息。
二月時被trail吸引:一個男孩因為制造販賣假的駕駛證而被學校開除,并還一臉的天真無辜。然后轉學到一所龍蛇混雜的公立學校,卻因為規規矩矩的乖學生形象被人欺負。然后畫面一轉:這個男孩坐在廁所隔間和形形色色的學生交談,并成功轉型為一個“廁所咨詢師”的偶像級人物。如此一片明媚充滿青春氣息的電影我是很感興趣的,但是對他的期待也不是太高,可能就停留在三星上吧。結果n個月后終于如愿觀看了,反倒覺得還不錯,挺高于期望值的。
Charlie在其中被設定成一個樂觀向上聰慧但是隱約一點小悲劇情懷的角色。
這個天資很高古靈境怪的家伙把自個兒的生活過的很是戲劇:他總是幻想著自己如一個全明偶像一樣的出現在舞臺上,臺下人聲鼎沸。然后聚光燈特夢幻的一閃,他就氣宇軒昂地出現在他的崇拜者前:...I am charlie bartlett...You are not alone. 于是從始至終他學校生活的目標是變得popular,他就要自己成為全民偶像不管他利用的是何種方法。
我有個同學姓康名德,喜歡夾一本《純粹理性批判》在校園的草坪上踱步。實際上,他除了封面外一頁也沒有看。之所以這么做,僅僅是因為他和大哲學家Kant同名。除了名字外,他們可是一點共同處都沒有,我的同學是個“感性”十足的人。
就像不喜歡哲學卻夾本《純粹理性批判》一樣,人們熱衷于裝扮自己。這樣做的結果是使自己有“面子”。中國人愛“面子”,即使打腫臉充胖子也在所不惜!其實西方人也愛面子,就像本片中的話題一樣,只是有不同的稱呼而已,他們叫“popularity”。如果你popularity,你是足球隊隊長,你和辣妹約會,你的狐朋狗友前呼后擁,那么你很有“面子”。
但有時為了popularity,人們會忘記了自我,就像本片中那個足球隊隊長,本來喜歡繪畫,卻不得不在家庭和現實的反對中偃旗息鼓。現實不會像影片中Charlie Bartlett那樣一句話解決了問題,電影外的世界紛繁復雜,甚至很少會有人對你講開導的話。可是無論怎樣,康德就是康德,絕成不了Kant。為什么不干脆做本來的你?
片中最出彩是小羅伯特唐尼,畢竟是親身體驗,演起來得心應手,呵呵
查理·巴特利:小孩子在他們的世界中有搞笑的義務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