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并不長的紀錄片,我愿稱其為———上海現狀。
我在安徽(合肥或者淮南宿州)沒有感受到巨大的教育差異。甚至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口碑更好。
但是在上海,就近入學的公立學校,尤其是位于郊區的,基本就是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的唯一選擇。
上海有大量外國語學校和國際學校,面向更傾向語言教育和出國的家長。
民辦高中、雙語高中, 什么格致、位育,對一所郊區公立學校的孩子來說真的很遙遠。
而且上海是九年連貫學制,以及中考比高考嚴格的教育結構。
就等于說

由bbc制作的節目《學校交換日記:階級劃分》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英國一所頂尖私校與一所公校進行了各為期一周的學生、校長交換活動,其目的是試圖找出私校生在英國上層占壓倒性比例的原因。我從影片里公校校長的采訪中抽出了她的論證鏈條。
前提1:私校生的家庭更注重教育的質量
前提2:私校生能獲得更多的積極信息并遇到能與他交流的同齡人,他們都認為彼此理應取得非凡成就。
前提3:公校支付不起私校的教育支出
前提4:公校生習慣于評價他人,這會破壞人的自信心。

交換學校:階級分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