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5 12:53
首映:2011-03-05(日本)
年代:2011
時長:108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4
觀看數:97520
熱播指數:10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哆啦A夢:新·大雄與鐵人兵團”緊湊!希臘悲劇色彩?
如今才明白,多啦A夢只是孩童時代的幻想,盡管那時已經過了認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神”的階段,但是還是會幻化出一個機器貓,它有著全能的神力,并總能讓自己逃離現實的桎梏,不用想著上學,不用受人欺負,不用做各種討厭的作業,聽爸媽的嘮叨,只需要關上房門,就是另一番天地,真正屬于自己的天地。
所以,成年之后對多啦A夢的念念不忘,只不過是一種逃避,因為再也不是全能的了,連機器貓也知道只是幻想,而現實中又有各種各樣的煩惱。但總歸只是個幻想而已,我們早就被拋棄在現實的荒漠,無處可逃……
我認為對原作的改動非常必要,而且也很成功,且不說收到了賣萌賣周邊的商業效果,也不說增加了莉露露的內心戲過渡的情節補充,單說從作品本身想要宣揚的理念來看,這個改動也是符合邏輯的。
還記得原作里哆啦a夢們是怎么對待節度的大腦的么?當年我每次看那本漫畫,那個情節都讓我倍感違和,當然藤子大濕可能另有用意,但是對兒童為主要受眾的故事來說,以如此粗暴的方式改造機器人,甚至涂改機器人大腦的“靈魂”,又怎么能讓人信服你想宣揚的人機平等,互相幫助的大愛精神呢?如果你可以未經許可拿著鉆頭鉆到節度的大腦里,麥加托比亞的機器人抓人類當奴隸就不能稱之為過分。
所以這個改動是必要的,不能不改。還有一個類似的改動,大胖在小夫說滿天都是鐵人兵團之后,面目猙獰的說,很好,我要好好的廝殺,這些,都看不出人類比機器人善在哪里,另外小夫機器人得戲份被刪,雖然可惜,但也是合邏輯的,因為如果他是因為機器貓的那個進化道具而產生了智能,那么這個道具難道是產生供人娛樂的機器人用么?這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歧視的意思。
當然原作里的這些
2011年的電影,還是翻拍,21歲的我在2016年看得心里濕漉漉的。
不知道不二雄的本意,但我固執的認為這是他對戰爭的反思。
每個孩子心里都有過拯救地球的夢想,我們像大雄一樣討厭學習,自卑,像強夫一樣膽小,虛榮,像胖虎一樣強勢,希望別人喜歡自己的歌聲,當一個孩子王。我們在困難面前會退縮,會害怕,會哭泣,會不知所措。
但是,電影里的三個孩子在哭泣,害怕之后,站在了機器人的面前。懦弱的大雄一把抱住皮波,膽小的強夫拿起了槍去反抗,胖虎依舊的霸道。
小時候,被媽媽罵了,考試考不好了,父母吵架了,橡皮丟了,衣服臟了。。。無論什么樣的事,都會像天塌了一樣,那么無助。然后,有一天,地球要被毀滅了,站在巨大的機器人面前,才發現,原來這才是天塌了。
一直夢想有一個小叮當。如果有一個機器貓多好,雖然他沒有耳朵,也還是什么都會的依靠。
當一切解決了之后呢?在保衛了地球之后呢?
依舊會自卑,懦弱,虛榮,霸道。
就像一個夢一樣,醒來了,還是這樣,還是會被留堂,還是會被媽媽罵,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們沒有小叮當
說句實話,我早忘記了當年的《鐵人兵團》的劇情了,偶爾回憶起的幾個片段根本無法組織起一個完整的過去,但這更可以客觀地評價和寫出這篇影評。看了太多的評論都是新舊對比,這是不公平的。時代的不同,不單純地體現在了技術,還有就是思想。舊時觀影時思考的多是機器貓什麼時候又可以拿出一個扭轉乾坤的道具,今時今日則想得是更多思想層面的事物了。
《哆啦A夢》當然是有精神的,短篇的精神很容易提煉,也就是友情和若有若無的忠貞不離。而長篇除了在這些的基礎上,很容易引申出一些對於小學生無法瞭解的內容
今年這個翻拍,在保證情節一致,主題沒變的情況下,還是努力作了不少改動。那個小雞的角色剛出現時確實雷倒我了,后來發展得倒也不錯;像很多人說的,小夫的機器人角色后面突然沒了,的確可惜;麗璐璐竟然還是有露點!不記得舊的電影版有沒有了,漫畫是有的,這可是我收藏的漫畫哆啦A夢中看得最多次的漫畫啊!!
好吧,其他什么都不用說,就讓我們來回味一下童年的簡單小美好吧。
“哆啦A夢:新·大雄與鐵人兵團”緊湊!希臘悲劇色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