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15:00
首映:2009-05-15(美國)
年代:2009
時長:101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5.9
觀看數:7959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饑餓難耐”心理實驗--信仰的力量
是聽別人介紹之后才看的這部電影。所以對于劇情都有些了解了。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我總覺得導演沒有把人在陷入那種絕鏡的時候
那種絕望的心理表現得很充分。
可能導演只是想告訴我們,人的意志力是多么的頑強。在陷入絕鏡的時候,重要的要有足夠的意志力,并且要有自己的底線。這樣你會一直處于一種比較理智的狀態,而不會更多的讓身體的那種本能控制自己,讓自己變得跟動物一樣。
說實話,如果同樣處于片中實驗者的那種困境,我真的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做出和他一樣的事。甚至,在之前我一直覺得在陷入絕境的時候,首先是要讓自己活下去。所以,之前對于吃人一說,我并不是很反感。我想對于東方人來說,可能他們并不會太多的包袱。
不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堅持自己的底線。或者說,要堅持一些自己內心當中覺得好的東西。就像片中女主角那樣,讓陽光一直活在你的心里。
“See you soon sunlight!”
看完電影特意去查資料了,原來充足水分不吃飯,正常堅持一個月是普遍水平啊(無其他任何過多消耗的情況下)。并且有的極限還能到三個月。當然后者應該不光是體力好還主要是頑強的意志。
我看完覺得這個片子能到我心里的7分。可能是我也真的為了減肥連續幾天只喝水不吃飯過,這個感覺真的太痛苦了,女主能堅持底線,并且還得跟一群豬隊友斗智斗勇,還得想辦法引幕后人出來,還得讓他對自己放下戒心,還得想辦法反制對方并逃出去。這一系列真的是太讓我佩服了。
(第一次裸看,心情還是相當激動的,學了這么多年英語,總算是派上點用場了,當然囫圇吞棗的地方也很多,但是本片劇情很弱,完全不用聽懂你也知道電影在講什么。)
其實下這部電影本是無心之舉,原先不過想看McQueen的Hunger,結果下錯了,所以將就誤打誤著地看完了。
先過一下劇情,主要講的是一怪黍粟由于童年的“意外經歷”而對人性產生了疑問,于是他為此展開了一個比較科學的實驗:密室5人1月求生記。5人分別是:女主Georgia,黃發MM(有好幾個鏡頭我都以為是赫敏o(╯□╰)o);男主Graham,那個比較穩重的大叔;女配Ada,穿白色吊背很sexy的那個;男配1,Luke,出場就滿嘴是血的小青年;男配2,Alex,長得像東方人。其中Graham、Luke、Ada都主動或被動殺過人,Alex是個膽小鬼,女主背景貌似比較清白。這5人在接下來1個月內擁有的資源是:4桶水(帶蓋,鐵制)、四個鐵杯子、一把刀、一盞日光燈、一盞白熾燈(但亮了不到5分鐘就被Luke扯壞了,留下一根十幾米長的電線)、一個糞坑、一堆人骨還有彼此的身體(body)。剛開始這5人處得還算太平
我真心覺得挺不錯的,我能給八分。豆瓣上的人確實有點苛刻啦,電影畢竟是電影,如果要去細究,每個電影的情節都會有漏洞,可能有的會少。
導演要表達的不是電影的漏洞,好多細節由于很多原因,沒辦法拍出來,應該設身處地為導演和演員想想。
好多時候意思表達出來就夠了,難道真要演員做多么大犧牲,導演花多么多的金錢,只為了觀眾的三個字“感覺真”。記得王全安拍的《白鹿原》,為了一個場景,只為了一個場景,燒掉了好多快要熟的麥子(具體多少畝記不清了),我真心覺得有點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啦。電影本身是愉悅人的,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的。
真正好的電影是用很少的成本,拍出具有巨大精神價值的東西,就如《愛在日落余暉時》等系列,不是要真么?好多鏡頭只需在街上取景就夠了,只需要兩個演員、一臺攝像機,而不是燒麥子、燒高粱,建城池,毀城墻。是需要內容豐富,而不是場面多大、耗費多多。
我非常喜歡這類揭示人性的電影,尤其是人性惡的電影。這個電影看起來是正能量,最后正義戰勝了人性惡,其實不然
欲望代表的就是毀滅,人性本惡,本片的觀點我很贊同,但作為低成本的影片,也太小氣了吧,這小洞搭的太不像話了。題材非常好,但沒駕馭了,人性本質的罪惡,表達的還不夠,懸念少,但至少告訴人們自作孽,不可活。
“饑餓難耐”心理實驗--信仰的力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