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02:22
首映:2017-11-24(中國大陸) / 2017-05-09(巴黎首映) / 2017-06-07(法國)
年代:2017
時長:120分鐘 / 10
語言:英語
評分:6.6
觀看數:66141
熱播指數:235
來源網:三年影院
刺殺蓋世太保:優秀!一次巧合,見證一段傳奇
蓋世太保,法西斯德國的一個秘密警察組織。采用秘密的和恐怖的方法,對付被懷疑為叛國或叛亂的人。1933 年建立。紐倫堡國際法庭定為犯罪組織。
二戰題材的片子,完整的敘述了一個刺殺故事,片中兩條線一條海德里希的納粹之路,另一條是刺殺海德里希之路。其中貫穿熱烈愛國情、凄美愛情、無懈可擊兄弟情、溫暖親情以及人性的考驗。
幾個細節穿插的也很巧妙,里西和妻子剛在一起坐火車的時候望著遠處的麥田感嘆德國的經濟蕭條只有寥寥幾個農夫在收割,結尾妻子和兒子在汽車上再次經過時
打分低的可能是認為片子深度不夠,剖析不夠深刻。
從一個反復被拍的歷史事件來說,第一人性滿分,沒有唱高調,只有普通人的人生軌跡、不妥協的態度、理智的選擇和對選擇的現實后果不逃避的責任(世界觀模式的不同比較容易,引起主動受義務教育多年人的不適感),包括了以萊茵哈德為代表的惡魔們。
第二,劇情上,不是平鋪直敘,需要看片的人有一定的時空跳躍思維。但橋段剪切恰到好處,符合8090年輕人的觀影習慣,沒有拖泥帶水。情感情節也處理得自然簡潔,完整性極佳。血腥畫面對重口味來說不多
《刺殺蓋世太保》還是和同題材的《類人猿行動》放在一起看比較合適。兩部片子各有側重。后者對于整個事件的表現更加完整,而前者則著重表現部分場景。《刺殺》中設置了海德里希成長史和1942年的刺殺行動這兩條相對獨立的故事線,但都不充分,只能突出一部分事件場景。有點像《黃金時代,適合在對了歷史背景和事件過程做好功課的條件下看,否則不容易看懂。。
電影化程度很高,攝影和配樂都不錯,尤其是攝影,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影片比較悲壯,看著這種戰爭的題材有點讓人心痛,但是影片的視聽語言是非常好的,節奏也是非常強的,有幾個畫面讓我比較深刻,當小孩的嘴對著納粹軍官時,因不忍心看到殘酷的刑罰,說出了傘兵的地方。
視聽實在太震撼了,子彈聲,撞門的聲音,最后的戰斗得時時候,音樂的響起讓整個電影非常的壯觀
約瑟夫 喘息聲,當兩人自殺時,感覺心好痛
這個片子有個映后交流,有一個點還是很有意思的,首先為什么選擇戰爭題材,黃老師說聚焦于2戰爭題材,導演拍希望作為藝術導演是渴望有一部戰爭題材的。
看完片子習慣性登錄豆瓣標記電影,才發現原來這個電影有兩個版本,我看的是一百分鐘版本的,當看到還有一個120分鐘版本的時候,那種心情仿佛被視頻網站欺騙,剪切了的電影還能算一部完整的影片嗎?
一直想為這個片子寫點什么,無奈已經不習慣手機打字,白天在公司也分不出時間寫寫,只好現在才補上。
又是一個二戰背景的片子。片子是晚上看的,最后一部的場景尤為悲壯,楊和約瑟夫絕望瘋狂的希望挖地道出去,直達最后一刻我都是希望有奇跡發生,無奈,終究不是童話,兩個相擁自殺的場景何其悲壯。
看過大家的影評才了解一點背景,海德里希是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殺人不眨眼的屠夫,各種綽號足以顯示這個人的殘忍冷血。看到很多熱都在拿《類人猿行動》做對比,沒看過另一部影片,不做評論。
二戰時候的捷克在德國的鐵蹄下被百般蹂躪,這兩個年輕人站出來,他們也是人也會恐懼,只是想告訴世人,捷克人民也是在反抗的。
片子最后,看到文字介紹的利迪策村屠殺是六一兒童節的由來,大為震驚,原來承載兒童美好夢想的六一兒童節是成立于這樣的悲慘之上。
基于二戰期間兩名捷克士兵刺殺蓋世太保首領海德里希的真實事件而拍的電影。
結構上比較獨特,開場就是刺殺行動,然后就開始了倒敘,倒敘還分成兩部分,先是講述海德里希的發家史,然后回述執行刺殺任務的兩名捷克士兵的境遇。兩種不同的敘事視角,最后統一融合到刺殺行動以及之后的納粹追捕、報復情節中。故事講述還是挺流暢的,基調很嚴肅,最觸目驚心的是清理猶太人和最后對村民的報復,說殺就殺,開槍的毫不猶豫,挨槍的也不哭啼求饒。海德里希的孩子出生時他卻在看屠殺猶太人的錄影。生與死,就這么不動聲色的交替。
影片沒有著力去渲染海德里希的罪惡,只是一場開會討論歐洲各國猶太人數量的戲,但是最后奄奄一息之際還不忘把屠殺猶太人計劃交給前來看望的希姆萊,這種執著,讓人細思極恐。沒有濃墨重彩的表現反抗軍、地下黨的英勇,反而在兩名捷克士兵與兩名女接應人之間安排了一些生活戲,輕松了氛圍,也是為后面的殞命做情感鋪墊吧。最讓人想不通的是,為什么刺殺行動后
刺殺蓋世太保:優秀!一次巧合,見證一段傳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