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21:19
首映:2014-08-27(威尼斯電影節) / 2014-11-14(美國)
年代:2014
時長:119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0
觀看數:72229
來源網:三年影視
《鳥人》:當我們諷刺好萊塢的時候,我們諷刺什么
還是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 Alejandro González I?árritu擅長的將碎片化組合,不過這次不僅僅通過人物關系、字字珠璣、群戲表演,偽長鏡頭確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現實與舞臺相互穿越、超自然能力的特效均輔助這部影片充滿了神奇的魔力。
這樣做也是種冒險,不僅會遺失掉很多單獨畫面感,圍繞人物的視野太過于依賴演員,最關鍵的是一不小心就會落入設計感的窠臼。不過隨著電影的進行,之前的過慮顯然透過一氣呵成的整體感而消失。不得不說導演和演員均奉獻了超乎想象力體驗感,這比起那些英雄、特效影片呈現的想象力簡直不是一個級別的,從這一方面,影片在一個高層次上戲謔了某個工業流水線體制。
不過總體還是那個體系下的產物,超越絕大多數流水線電影,對于不滿足于常規電影觀眾絕對值得雀躍。2014年雖然是好萊塢小年,87屆奧斯卡也顯得貧瘠,但是反而給了作者導演機會,不管最后是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 Alejandro González I?árritu的《鳥人》、理查德·林克萊特 Richard Linklater的《少年時代》
《鳥人》是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的最新作品,在這部電影里,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放棄了復雜的剪輯和多線程敘事,轉而用起了長鏡頭。這是一部情感電流強烈、角色情緒極為飽滿的電影。恣意流暢的鏡頭語言、耳目一新的戲劇元素、一黑到底的喜劇效果,均讓《鳥人》充滿了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整部影片由十個長鏡頭無縫對接完成。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劇院之中,一位曾經扮演過超級英雄的過氣演員,希望通過出演一部舞臺劇來挽救事業,但是跟他合作的傲慢男主角卻威脅著要把所有東西都毀于一旦。這位過氣演員的女兒,她本身也是問題纏身,剛剛從戒療所里出來,之后做父親的助手。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當下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之中,而片中的兩位主演,邁克爾·基頓和愛德華·諾頓時時刻刻都處在一種緊張的爭鋒相對的狀態下。
影片走的是現實混搭夢境的風格,某種跟拍和紀錄片的拍攝手法被超現實的段落完全顛覆。再加上長鏡頭加持,整部影片所呈現出來的質感非常奇特。影片在外媒的評論中,獲得贊譽無數。《好萊塢報道者》稱:“片中的情感
Well, there’s a whole world out there where people fight to be relevant every day. And you act like it doesn’t even exist! Things are happening in a place that you willfully ignore, a place that has already forgotten you. I mean, who are you? You hate bloggers. You make fun of Twitter. You don’t even have a Facebook page. You’re the one who doesn’t exist. You’re doing this because you’re scared to death, like the rest of us, that you don’t matter. And you know what? You’re right. You don’t. It’s not important. You’re not important. Get used to it.
如今的好萊塢,兩部分電影最火:一部分是以漫威為首的超級英雄大片;另一部分是從年初就趕著去各大電影節領獎,年末首映,最后奧斯卡獲個滿堂彩的所謂藝術電影。鳥人,把這兩種電影都諷刺到了。
媒體與觀眾
好萊塢的宣傳方式我們都比較熟悉:明星效應、娛樂節目訪談、搞怪制造話題、放出亦真亦假的個人隱私。姑且不論當下流行的超級英雄片逃不出這些,就連一部嚴肅的“準獲獎片”也要靠這些博得眼球。給大眾配一副有色眼鏡,是宣傳中的必要功課。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片方與媒體間已經達成了一種默契,媒體的敏感度在這方面是最強的,甚至靠八卦就可以堆出一篇影評。
就像片中配角突然被吊燈砸到、諾頓的突然歇斯底里、主人公赤裸上街、最后用真槍射穿鼻子,這些突發事件每次都讓話劇增加關注度,人們到劇院里消費的更多是一種“八卦”的心態,大家也都把這看成一種“成功”。就像“采訪”那樣的成功。
評論家與權威
講昔日的漫畫英雄出演《鳥人》三部曲后,在炙手可熱時拒絕參演第四部,20年后,早已過氣,轉拍話劇。為證明自己,自編自導自演,經歷不斷自我懷疑與迷惑后,在舞臺上自殺未遂,引發轟動。
選角上,類似《日落大道》用過氣明星演過氣明星(邁克爾·基頓),用演技精湛且自負的,演演技精湛且自負(愛德華·諾頓)。增加悲劇感。
幾方面感想:
1.演員、明星,在昔日籠罩在光環中,之后默默無聞,巨大的差錯,讓人心情極度失落,無法忍受碌碌無為的生活。
2.生活本身就是一樁悲劇,人人茍且的活的,事事不順。人人都是失敗者。
3.原諒自己,與生活和解。不要活的太累。
4.大眾對電影,只追求新奇感,刺激眼球的東西,比如在演員在舞臺上勃起,演員在舞臺上自殺,其實是原因內心的寂寞與空虛。
5.超能力都是主角幻想,沉迷在舊日自己曾是超級英雄的時光,無法自拔。精神分裂。
6.最后父親自殺了,因為無法忍受以這種方式成功(炒作而不是作品),諷刺意味。
8分。
喜歡上村上春樹確切來說是因為他那本自傳《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他說自己跑步的理由,又諷刺這種規律性生活的背后自己對過去生活的舍棄。這種諷刺里帶著一股子清高,融合他一副其實看清世態炎涼的優越感。你們現在人熬夜嗜酒消耗生命,但我就不這樣做,因為我看清了規律,我就是不走大眾的路線,我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不同,也滿足于自己規劃的“正確的圈子”。看完書后我的感想和刷完《鳥人》的感想并無太大差別,這種直球式的自虐性諷刺好萊塢當下英雄爆米花電影的熱潮,就跟村上諷刺否定自己一個樣。
大家都在玩一樣的,拍自傳從馬克扎克伯格到圖靈和拍攝中的福布斯,拍漫威英雄,鋼鐵俠超人美國隊長婦聯和還沒上的蟻人(多俗的名字),沉迷票房的數字游戲。但《鳥人》的導演兼編劇,讓人感覺實在是野心勃勃,他要跳出這個沉默的螺旋和流行化的當下,重新把自己捆綁在“藝術家”的導演椅上要給英雄系列電影導演和投資人們一大耳刮子。“醒醒吧傻子們,再醒不過來你們就注定凡人。”
好萊塢導演們在追逐利益的回報時
《鳥人》:當我們諷刺好萊塢的時候,我們諷刺什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