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1 02:23
首映:1998-07-22(中國大陸)
年代:1998
時長:98分鐘
語言:英語,漢語普通話
評分:7.2
觀看數:94776
熱播指數:210
來源網:三年影院
紅色戀人:情節簡單,簡單最好。
記憶中當年我是到電影院去看的。
因為對于這部電影,腦海深處深深地留下了在火紅的壁爐旁,女主脫衣裸背的鏡頭。
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那1秒鐘的呈現卻烙印深刻。
在讀高中的時期,在剛剛性成熟的時期,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在大熒幕上看到裸背,
可謂有些“震撼”了。
所以,才會印象深刻。
(女主露半乳,裸背,不知道是替身還是梅婷?)
這種影像的沖擊,以及非傳統的革命戀人故事,至今來看,在革命題材影片中仍然算得獨樹一幟。
這是典型老派的、學院派電影的味道,帶著膠片的質感
紅色戀人
皓明
美國醫生
秋秋
靳
“紅”:
皓明:曾經也是共產黨人,看著同志甚至是無辜的人被屠殺,女兒被連累,他怕了,拿起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志,秋秋找佩恩給靳看病可能被他聽到了風聲,他毫不留情地把那一片區域的人都抓走了——背叛革命的人
靳:是妻子將他帶上革命道路,身上殘留著幾處槍傷,大腦殘留著彈片,很有可能是在一次重大斗爭中留下的,并且那次斗爭可能奪去了妻子的生命,他由此陷入身與心的雙重折磨。即便如此也沒有改變自己的革命道路,他依舊出席集會,在那里滿懷激情地演講
抽空看了,聯想我最近了解到的社會現狀,心里一萬個mgb……前人打樁后人拔,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
靳、佩恩、浩明、克拉克形象是活的。
張國榮在劇中扮演的靳略沉悶,與哥哥一貫的帥氣風格不同。這是一個大浪潮中革命者,不失方向卻又時而迷茫;給人一種抑郁感,是一種理想與現實間距離的抑郁。
“太陽出來了,一只鷹從地面飛向了天空。”——“紅色”加“戀人”,“抗戰”加“張國榮”,這樣的混搭本來就是披著主旋律外衣表現自我。
從頭至尾貫穿影片的是根紅苗正的革命大背景。作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紅色電影,都不免要表現一下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繼于改變殘缺破碎現實的大路上。這是一條太漫長的征程,因為誰都不知道這“漫長”兩個字到底指代多長,也不知道到底會有怎么樣的結果。所以我們說,處于革命末端的人是幸運的,能收獲到守得云開見月明的勝利喜悅。而之前呢,以靳和秋秋為例,我們稱他們的行為為悲壯的”為全人類的事業而斗爭“也不為過,畢竟是超越了”自我滿足“的戰爭。
革命是什么?革命是無數行尸走肉在某一種要求”先破后立“的精神感召下匯聚而成的時代洪流。且不說這洪流的方向如何,因為最后的勝利享用者們早已將其定性為”正義的、科學的、前進的“。但作為靳這樣的領導者,能在一片混沌中堅定地朝某一個看不清形與色的目的地前進,這是真正的勇敢。
影片在正確路線上做足功課后,終于可以展示更多的東西了
感覺片子的情節過于做作,充斥了太多的“必須”、太多程式化的東西。我不明白為什么會有秋秋脫衣與靳做愛的那場戲。還有最后明珠手中的子彈殘骸,這個實在有點...夸張。
另外也不太喜歡故事的陳述方式→不斷的、缺乏鋪墊的進入某人的回憶,讓人看得很不流暢。
紅色戀人:情節簡單,簡單最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