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時候,以為自己很“懂事”了。內心的敏感、矛盾噴發而出化為爭執淚水,繼而是沒心沒肺的大笑,成就了我的20歲吧。
25歲的時候,以為自己很“懂事”了。對未來的惶恐不安而迷失的自己變地憤恨,武斷。
30歲的時候,以為自己很“懂事”了。其實,內心明朗些許,但行事卻多了一絲猶豫和怯弱。內心明白,自己離懂事還很遠。
什么是“懂事”?
知痛苦是生活的常態,感受痛苦,讓痛苦流經自己的血液,不需要解決,不需要消除,只需要感受即可。但仍能保持情緒的穩定,內心的豁達,微笑面對自己。
前幾天

無意間找到這部豆瓣評分還不錯關于愛情的電影。這部電影中的愛情跟平常影片中見到的愛情不太一樣。
此刻最大的感悟,男人與男孩的區別是由他愛過的女性決定。顯然,影片中一直單身的中年男主角牛津大學教授,通過與患了癌癥的女主角幾個月的婚姻,他學會了選擇痛苦。此時的痛苦是那時快樂的一部分。
觀影過程中,我跟著哭了,雖然結局還算溫馨。男主和女主的兒子一起走向遠方的背影。人生的無常在誰身上都會遇到,書中體驗的和現實中的經歷畢竟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男主總結說,經歷是殘忍的老師

整部電影有著濃厚的英格蘭韻味。
男主角深邃的眼眸,天藍色的眼神,得體的服飾,彬彬有禮的舉止完美打造出一個紳士,教授,信徒。
最喜歡女主角的自信,堅強,對愛的坦白誠實。哪怕身患絕癥也希望和最愛的人去度蜜月,希望看看心中的美景,看到美麗的蘇格蘭草場,溪水潺潺,大自然的恩賜,讓我一瞬間決定:有朝一日,和這世界說再見的時候,我更愿意在那樣的環境下,氣氛里,和最愛的人說,未來的痛苦就是現在快樂的一部分啊!多勇敢,智慧,坦然接受。
作為資深信徒,在愛人離開之后,突然對天堂產生了懷疑

周末看了這個電影,內容是我喜歡的,但是我不明白為什么叫影子大地呢?
作者: 陳韻琳 [信仰之門/www.GODoor.net]
前幾年在臺灣上映一部很有水準的片子「影子大地」,但沒多久就下片了, 大概是因為臺灣對「影子大地」中的主人翁 C.S.Lewis 太陌生的緣故吧!
C.S.Lewis 是英國文學界相當有名的作家,他是牛津大學教授,著作等身, 能言善道,每回演講都吸引上千人聆聽,恭敬的筆記。他最擅長的演講題目是: 「苦難的意義」,「神跡是否可能?」「愛到底是什么?」,再再肯定上帝的全能與愛。
其實 C.S.Lewis 的信仰歷程很迂回。 他從傳統基督教走向嚴苛的教義要求 ,走向追求靈異的神秘主義,又走向唯物無神論,再專研佛學,最后再回到基督教信仰,然后成為基督教的衛道者。
C.S.Lewis 曾跟隨邏輯學大師,所以很重視理性思辯,他衛道的方式也最擅 長用理性思辯。這可從他的「如是基督教」「痛苦的奧秘」「神跡」「人的見棄 」四本書看出來

“影子大地”巨匠之作的愛情片 我選擇痛苦!我選擇真實地活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