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3 05:03
首映:2014-04-04(中國大陸)
年代:2014
時長:84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4.7
觀看數:87697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整容日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在我朝大部分女性身患外貌焦慮癥的大背景下,女孩子不斷學到:美是過上好生活、通向幸福快樂的最大武器。
然后我們疑惑迷茫想反抗這樣粗暴膚淺的價值評斷,可是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以及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美好的外表是我們作為一個女人的底氣和尊嚴
Man use money or love to get sex,Woman use sex to get love or money.
這是定律姑娘們
還能讓你自己心情好有自信覺得一切都陽光
所以美吧,無論如何,不管受多少苦,整容只是其中一種方式而已
為什么要抗拒天性呢
是,我天生黑頭大皮膚不好,可是,我不能停下我追求美的腳步,這是我生命的過程,意義和尊嚴。
我本來是打算以《里約大冒險2》這部算得上佳作的電影作為我的開篇文章,博個好彩頭。天意弄人,那篇文章寫完沒保存下來,命中注定我就寫這一篇吧。
《整容日記》是一部速食片子。不管是笑聲還是吐槽,你看看就好,所有思緒都可以隨著走出電影院忘記,不用想它有什么深刻的內涵。我現在寫影評都不喜歡再復述一遍劇情了,只說說自己的感受就好,不知道是懶了還是麻木了。
我覺得這部片在就是跟廣大的屌絲女生拉仇恨吶。雖然有點夸張,但它就是不停地在向你暗示:沒有姿色的女生沒有未來!時刻展示著美女和丑女的差別對待。這讓我看電影的時候不時的審視自己,我是不是也姿色不夠,我會不會也沒有未來啊?!~不管女生有沒有精細的打扮,內心里,所有女生都是在乎自己的外表的。只是在乎程度不一樣而已。
鄭中基說,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的現實,沒有一個男人喜歡自己的女人是整過容的。白百合就反駁了“但如果我沒有整容,你會喜歡我嗎?”鄭中基就很坦白的回答“不會!”他這可以代表所有人回答的吧。奧黛麗·赫本就曾說過“外表
核心思想是,越美越受優待,越丑越受虐待,整容光榮,自然無恥。
有幾點不解隨便叨叨,比如,你整容日記,好歹是丑女變美女的,這白百合原來也不算丑,最后也不算美,有這么省化妝部分的么。
比如,中間有一段鏡頭是丑女變成美女的照片連拍,最后一張是章子怡,請問啥意思嘛。
再比如,中間有個女的因為隱婚被迫辭職的敘述,又關整容鳥事。
還有,白百合整容回去后受到了莫大的歡迎,連小孩都號稱要跟她一樣,宣揚什么思想。整容后父母只擔心生命安全,怎么不關心關心心里問題。
最后想說,這片又不懸疑、又沒思想、也不搞笑、毫不養眼,甚至不腦殘,最終歸類于爛片。
早在公元前,亞里士多德就說過:美貌比任何推薦信都更具說服力。這充分說明了“美貌”這種資源的稀缺性。在當今社會,改變自己容貌身材的整形,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時尚。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的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接受醫療整形美容服務的人就已達400萬。容貌——尤其在女孩子眼里,那就成為了“壓倒一切的大事”呀。模樣好點的,想錦上添花,稍差點的,那就夜不能寐、心急如焚了。不僅明星整容,百姓也整,不僅成人整容,甚至還流行“從娃娃抓起”。愛美本無可厚非,化妝修容之術古已有之,但時至今日,單是表面功夫已大大不能滿足人們對美的更高要求,挑剔的人們甚至對自己的骨、肉、皮都打起了主意,渴望通過手術刀的塑形變得更漂亮精致。當美麗也可以被批量制造時,“整容”便成了最具吸引力的行為藝術,一批整容上癮的“狂熱分子”也漸漸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由陳可辛監制、林愛華導演,白百何、鄭中基傾情主演的電影《整容日記》就是聚焦了當下“整容熱”的風潮,將一位“雙失青年”郭晶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當然這個雙失就是失去工作
【整容日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