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8 15:33
首映:2012-09-25(美國)
年代:2012
時長:76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4
觀看數:75796
來源網:三年影院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上)】我們的時代需要蝙蝠俠式的人物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蝙蝠俠是個英雄,而且相對于其他的超級英雄而言,他給我們的感覺更加真切,因為他是個普通人(錢不錢的咱先不說,最起碼蝙蝠俠在生理結構上是)。而他走上行俠仗義這條不歸路的原因我一直不認為是什么匡扶正義,我老覺得他就是因為爹媽被害。多么真切的一個理由啊,這就和我媽被騙子騙走過幾千塊錢我一直很憎恨騙子一樣。所以要我是韋少爺,我早大開殺戒了。人權?不好意思,我的字典里有“人魈”這個概念,因此,我殺的那些人魈不具備人權。
而韋少爺也許本就不是個熱心腸的大好人,好人好事砸頭上了才做一下,要是沒有,那就沒有吧。但是,爹媽被害以后,所有的惡勢力都成了摧毀韋少爺幸福家庭生活的源頭,潛意識中他對他們產生了深深的抵觸,摧毀他們,謀求心靈的平靜就是韋少爺后來做的。然后,做著做著就習慣了。
蝙蝠俠是在美國,在人權的重壓下懲惡揚善也會被人權束手束腳。這怎么著得算是人權兩面性的具體體現吧。而這也是讓這個大俠更加深刻的地方。因為,他在行俠仗義的同時,討論了一種社會體制的弊端,他提出了反思
今天沉浸在漫畫里,先是《第一年》、后是《致命玩笑》、、、再到《黑暗騎士歸來》。蝙蝠俠作為一個孤獨的英雄,他屬于這份孤獨,也享受這份孤獨。高登已經離任、羅賓已經死去,身體已經衰弱,最擅用的武器(鋁熱劑等)已淪為陳舊的把戲,此時此刻,蝙蝠俠只剩下一顆黑暗騎士的心,曾經的英雄只能用這一顆心面對這一切,這是一顆孤獨的心,也是一顆空洞的心。
最后和超人決戰時:“我們曾經能改變著一切,但是我成了一個政治抱負,而你,成了一個笑話。”蝙蝠俠這時意志已經被歲月消磨,肉體已經不復當年,拳腳之中夾帶的是遺憾也是悲傷。
“我要讓你永遠記住,在你的漫漫人生路,在你的內心的深處,你要記住這個打敗你的男人。”然而在揮出最后一拳時心臟已經停止,從6歲的布魯斯決定成為蝙蝠俠開始,或許已經料到這個結局,然而空氣依然顯得悲壯,這是一個孤獨的英雄渴求的,也是他應有的。10年后他決定復出,小丑的每一個細胞也為他復活,似乎一定要給一切畫上句號,這是想到小丑曾對蝙蝠俠說的:“我們最后的結局,要么是你殺了我,要么是我殺了你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之所以能將這位超級英雄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正是因為他賦予了蝙蝠俠電影一種前所未有的氣質:黑暗,沉郁,關照超級英雄屬于人的那一部分。這種人性意識的覺醒一改正邪二元簡單對立的索然寡味,使角色以及故事豐滿立體地仿佛觀眾能夠親手觸摸得到。但在蝙蝠俠系列的作品中,這種覺醒并不是始自諾蘭,早在上世紀80年代,還算菜鳥的漫畫家弗蘭克米勒就意識到要給暮氣沉沉的蝙蝠俠系列漫畫帶來新的生機,最關鍵的不是講述英雄的榮光,而應該是英雄的困頓。
有困頓,才會有新的榮光。一直處于高潮,就會讓人忘了高潮的味道。
于是1986年誕生了蝙蝠俠漫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蝙蝠俠 黑暗騎士歸來》。這一系列漫畫在20多年后被改編成上下兩部動畫電影。可惜這一年諾蘭的三部曲之三《蝙蝠俠 黑暗騎士崛起》上映的如火如荼,整個世界都成了諾蘭的粉絲,動畫幾乎被完全掩蓋。兩者在題目上的近似甚至讓很多人認為動畫不過是電影的周邊衍生品而已。
雖然一個是Return,一個是Rises,從詞義上看也的確有點像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上)】我們的時代需要蝙蝠俠式的人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