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J Edgar開啟了我人生新一頁篇章。
傳記是我最沒興趣的東西,一般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故事里自娛自樂,就連寫日記也都會刻意回避那些不堪的回憶。當然李奧納多還是沒有讓我失望,我喜歡在clyde最后描述時候那一分鐘畫面的閃現,我也不在乎真相,我在乎那些在乎我的人。雖然是同志之情,但是很少的激情戲還是讓我倍感欣慰。盡管中間有一段時間我幾乎睡著,但隨著故事發展我只希望他永遠不要結束。我被反復的感動和撞擊,感動和撞擊。很暢快。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東西,我覺得很值得。
電影結束之后,我在豆瓣上找影評。由于國內還沒上映,那些國外人裝起比來無法無天,我也就隨意瀏覽下看有沒有遺漏的關鍵細節。然后看到了一個題目,they didnt touch anything,當時,怒火沖冠。我總是讓自己寬容寬容,但還是有人不斷挑逗我的底線。當然,他只是在炫耀。內容是歷史是怎樣怎樣,導演想表達的怎樣怎樣,演員又怎樣怎樣,有多讓他失望,拿獎的希望有多渺茫。說的自己像是奧斯卡背后那個不屑領所有獎的王子。holy shit。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

如題。
可能是美國人會感興趣。
正逢Titanic 3D版上映,又見Leonardo DiCaprio,和15年比成熟了,演技更加好了。

一個人的一生,從青年到老年到最后去另一個世界,用一部電影演繹,每一個個體的一生, 相對于漫長的人類旅程也許不過一個電影的時間吧,能夠不畏艱難追求自己的目標,能夠知道自己該走的路是幸運的,雖然過程中伴隨種種困難與痛苦。胡弗成立的實驗室也許是當今刑事科學技術的最早起源,一個年輕人能夠有這樣的預見,實在難得,自然他很成功。兩個男人事業上相互扶持,感情上默默付出,很多偉大的人同樣是很有個性的人。胡弗既然有獨特眼光,難免在感情上也很獨特。一生中,有謊言、有風光、有難言之隱、這一切都不過如此,最終只為活著的人緬懷。不管怎樣,他的一生至少為人類發展做出一點點的貢獻,而我們大部分人,只是默默的生老病死,為這些偉大的人做陪襯。

細膩!熟知羅斯福和肯尼迪的你,知道胡佛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