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2 08:15
首映:2010-04-20
年代:2010
時長:USA: 90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4
觀看數:62843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孔雀鎮》細膩!此孔雀非彼孔雀
他童年受母親的影響,沒有健全的人格,沒有獨立認知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母親的強壓讓他的意志只是母親意志的轉移。導致母親的意志一直存在在潛意識里,成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母親去世他無法適應主導意識的消失,分裂出自己的妻子。在薄弱的自我意志和母親灌輸的意志的對抗中,自我意志敗下陣來。遂母親意志占據了他的身體。最后母親的意志希望通過小孩子繼續延續下去,但是自我意志做出了最后的抗爭。結尾母親意志主導精神卻無法延續。
如果從精神病理學來說,這部電影是絕對完美的。不管是用霍尼的"真我、實我和理想我"的人格結構論,還是用佛羅伊德的觀點看童年創傷,或是簡單地歸于結局的“自我消滅、自我欺騙、自我和解”——它都是成功的。如果要從純劇情的角度分析,可能又沉悶又有破綻。所以關鍵是,從哪個角度去看了。
無疑,如果回歸導演和作者的視角的話,他絕對是屬于前者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已經達到了這個類型的心理電影所能達到的極致。
我懷疑的只是,究竟這只是導演一廂情愿地編織出來的一個自我和解的完美夢想;還是在現實的病理學案例中,這種方式確實有它實操和實現的可能性?——如果是后者的話,那么,這場“自我的和解”確實,頗有難度。
閑來無事看的一部電影竟讓我有了寫第一篇影評的沖動,我想這是 Cillian Murphy 的魅力。說真的,當看到他頭戴發套,身著花裙出現在鏡頭里,我有點驚到了,特別是給到面部特寫時,他變成了“她”。這個從John人格中分裂出來的另一個人格Emma,是一個和John年齡相仿的女人形象。John童年時受到母親虐待形成心理陰影,在母親去世后,他無法掙脫多年內心的壓抑和自我封閉,于是Emma這重人格得以產生。當她第一次出現在鄰居面前,她的那份慌張和驚恐,被Cillian Murphy 演繹的完美至極。
人格分裂內容的電影多以懸疑類題材示人,這部《peacock》懸疑未滿,但驚人有余。特別是和《致命ID》這樣的電影相比,《peacock》的懸疑著實沒有很驚艷,甚至有些平淡,所以我特別同意”Cillian Murphy 托起了整部電影“的說法,不論是對John的演繹,還是對Emma這一女性角色的詮釋,Cillian Murphy 都拿捏得恰到好處,非常有感染力。
影片從火車沖進John家庭院開始,兩重人格發生第一次矛盾,再到Ellen Page飾演的Maggie出現在John家里
談母親與子女之間永遠存在“互惠”關系,并有擇取良性或惡性的互動傾向,得以延續彼此交融的生命,這種說法可能會冒犯到最崇高最無私的母愛。但無法否認,人們在歌詠“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時,此間還存在著被忽視的、病的中間態。
在這中間態中,剝離出的母與子的復雜情感,就如大氣中間層,空氣稀薄,情感溫度愈來愈低,恨夾雜著愛,厭惡依傍著服從。而在這種導致社會、心理悲劇的關系中,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處于弱勢的一方,而且絕大部分原因要歸咎于病入膏肓的“母愛”對幼兒時期的孩童的影響及侵害。
所以說,在一切美好天性之外還有自然的破壞。像高爾基那樣頌揚偉大的母親,用“虎毒不食子”比喻愛子之心,其實那不是全部。這世界還存在像非洲黑鷹一樣的母親,對自己不想喂養的弱小幼鷹,完全可以無動于衷,看著它慢慢死去。
閱讀沙利文的有關《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對人格分裂、抑郁發作、個體焦慮、如何導致自我系統的防御功能失靈,及惡母驅動嬰幼兒情緒焦慮以致病變,會有更深的理解。
《孔雀鎮》細膩!此孔雀非彼孔雀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