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0 17:58
首映:2020-08-19(美國)
年代:2020
時長:47分鐘
集數:6集
連載:6全集大結局
評分:8.7
觀看數:54233
來源網:三年網
《劍指高分》2020年,I played sonic when I was like 6 too lol
本文首發于「英美劇漫游指南」。作者:學深
幾年前,Netflix曾經推出一個介紹史上著名玩具的紀錄片系列The Toys That Made Us 《玩具之旅》,講述了一系列知名玩具背后的故事,比如樂高、芭比娃娃、變形金剛等。我當時非常享受觀看的過程,并感嘆,也只有Netflix這樣不愁錢的流媒體才有膽量拍攝這樣亞文化題材的紀錄片。
最近他們又出了一個風格類似的紀錄片劇集High Score 《劍指高分》,這一次是講述電子游戲發展史。
這是我看過的第一部認真講述電子游戲領域的紀錄片劇集,它的目標觀眾群也很明確
兩天看完這部由馬里奧的配音演員Charles Martinet講述的電子游戲早期歷史,一共六集,每集40多分鐘,從雅達利講到了Doom毀滅戰士,感覺就像逛完一個博物館。Charles Martinet本人沒有出鏡并且沒有“特意”喊出馬里奧的那些臺詞,片子的特色之一是讓一些老牌游戲制作人做出一些“游戲動作”,另外就是出現大量的“用紙和筆”創作的畫面。因為內容問題,諸如小島秀夫宮崎英高等現在很有名的游戲制作人沒有出現(他們的游戲倒是在一些混剪里出現了,尤其是黑暗之魂,出現了好幾次233)
本片中介紹的電子游戲歷史中的高光時刻:
1978年,西角友宏《太空入侵者》讓街機銷量上漲200倍,美國游戲界的雅達利2600系統是的一款超級暢銷家用游戲機(也就是我等小時候玩的小霸王學習機的前身);
麻省理工的幾個大學生買了幾天游戲機放在宿舍樓沒多久就賺回了學費并且修改程序增加游戲難度為的是讓人不要玩那么長時間;
《吃豆人》是受到披薩的啟發而設計出來的;
1980年,任天堂的田中宏和憑借《雷達屏》《大金剛》打入美國市場,經過重新設計顏色,任天堂掌機銷量驚人,占據全美四分之三市場份額
這個紀錄片的分級是r21(新加坡)提醒一下大家酌情觀看。
ep1:
《space invader》的靈感來源是《世界大戰》(這本書真的啟發好多)。原來空中飄著的是章魚,螃蟹之類的海產品。虧我小時候一直叫人家“小蜜蜂”
《吃豆人》的靈感來源是缺了一塊的pizza。太傳神了。
游戲機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
ep2:
任天堂是做花牌起家的……
任天堂曾經野心勃勃想爭取美國市場,超級瑪麗和塞爾達多少都是做給美國人玩的東西。結果一不小心文化輸出了。
星之卡比的來源是一個叫卡比的美國律師
I didn't know so many British and Americans were so important in creating stuff for Japanese companies too Because they hacked a Nintendo console. And made it capable of running a game in 3d. Which is illegal to do. But the Nintendo staff didn't believe that is possible and they wanted to see it after they heard about it so invited them and saw. Then asked them if they will make a game for their new console like thisThat game was 1993 tho and built on a console that wasn't
我幾乎可以背下來游戲主機商業競爭史,做為游戲歷史愛好者,我的書柜里塞滿了國內外不同出版社的游戲歷史書,所以在網飛上翻到這部片子時是直接無視的,不就是講那些已經知道的事么。但真不是,它沒有用傳統的故事講述方式,主角不再是神一般存在的 Hero 例如宮本茂,而是某一位幾十年前獲得任天堂游戲比賽冠軍的普通小孩,他和他所處的時代一起被電子游戲的興起所影響的個人化經歷。連游戲巨人 EA 的故事,也是由一個 LGBT 群體的黑人同性戀參與一起講述
《劍指高分》2020年,I played sonic when I was like 6 too lol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