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偉大文明社會的前進是需要代價的。而代價,不全是正能量。不是哪個領導扮演救世主,也不是廉價地販賣煽情,更不是忽略模糊個體的具體貢獻,去成就那個沒有參與其中的“集體”。我認為紀錄片該有的樣子大概是,記錄下發生過的事情。
Netflix的最新紀錄片《挑戰者號:最后的飛行 Challenger: The Final Flight》,講述了1986年NASA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后爆炸解體,造成7位宇航員喪生的災難。一口氣看完4集后最大的感觸是,犯錯沒那么可怕,但不承認錯誤且一意孤行是可怕的,甚至是致命的

別跟我洗這位領導意思本來是什么什么不要曲解他blah blah,人家都說了進步就是伴隨風險,過雪山還有人犧牲呢。潛臺詞,這些宇航員在風險中是可以犧牲。
試問如果航天飛機上坐的是里根,他還敢不敢拍板執行飛行計劃。
我不敢想象那位平靜地說出“我無法原諒”的家屬,看到這些作出錯誤決策、為七位善良才華橫溢的宇航員遇難負責的領導,最后說出“我不內疚”“我沒錯”云云的話,該作何感想?不敢想象在爆炸中幸存的至少三名宇航員,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結局時有多恐懼,而把他們推向這樣境地的人

【挑戰者號:最后的飛行】讓我們為這些勇士鼓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