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05:27
首映:2011-12-08(中國大陸) / 2009-12-25(印度)
年代:2009
時長:171分鐘(印度)
語言:印地語,烏爾都語,英
評分:9.2
觀看數:62099
熱播指數:1585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三傻大鬧寶萊塢”馬達范作品,《三個傻瓜》的四大元素簡析【轉】
我想說,勵志片從未如此輕松詼諧而又刻骨銘心。編劇著實是獨具匠心,沒有刻意的逢迎觀眾,也沒有做作的煽情橋段,可是卻反復讓觀眾的情緒飛上云端又跌入谷底,自然而然。
此外,早聽說印度的歌舞劇是一絕,我無知的認為歌舞類沒什么看頭,可是這部影片中的每一個歌舞片段都徹底的征服了我,好聽到不行,恨不得和他們一起載歌載舞。我想象如果可以在影院看,所有觀眾情緒都被帶動,該是何等的壯觀。總之,寶萊塢這個詞因這部影片而讓我徹底的刮目相看。
在家看了一部特棒的印度電影,《三個傻子》。在這兩小時四十分鐘里,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我的大學同學LF,他和這部電影的男主角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無論是從長相還是性格。前段時間他說要來北京找我玩,結果最后還是放了鴿子,后來才知道丫果真跑到印度參加首映禮去了。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一個向人提起便等同于炫耀的死黨,這個家伙的身上往往散發著我們并不具有的氣質與優點。即便是許多年不見,他的一顰一笑也總能很生動的浮現在我們眼前。因為他們對我們的影響幾乎全部都是積極的,正面的,且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我大一的時候沉迷于網游,終日和一些哥們兒混跡在網吧打怪升級。在一個周五的晚上,LF把我叫到他的宿舍陽臺義正言辭的和我說了一番話。盡管在當時的我看來這番話非常幼稚,如同中小學教師的耳提面命,但我依然在這種威脅之下非常感動。因為我知道這個家伙是為我好,即便他表示非常想把我這個網癮少年揍一頓。后來,我們倆就去喝酒去了,我第一次體會到了醉酒的滋味,真是妙極了
沒想到一部諷刺社會弊端的電影都可以拍得如此輕松,從中能深切感受到中印之間相似的教育體制與貧富差距問題,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笑中帶淚的喜劇中閃現出許多的慧言慧語,在輕松、暴笑中含淚體現積極的力量,把自己的夢想付諸于事業,簡單生活,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為自己而活,快樂生活。
阿米爾·汗的電影真是每部都那么精彩。如此長的電影我當年也居然看了三遍,如果有一天你變成了奇怪的家伙,生活于恐懼和虛假之中,就念重生的咒語“All is well”,狠狠地給這個世界一腳!電影從頭至尾都以典型的好萊塢喜劇片為模板,無論從結構、細節、人物還是歌舞處處都能見到效仿和借鑒的痕跡。但它的成功之處在于用大量的動作鏡頭取代了不少剪輯,用改良后的現代風格結合了傳統風格的印度歌舞。不但將原著小說中的有趣并且極具喜感的片段銜接組合了起來,還避免了人們對于寶萊塢電影的刻板印象和審美疲勞,贏得了更多年輕一代和印度之外的觀眾。
再次感慨,中國電影還比不上印度電影啊。。
以前有試著嘗試看印度電影,但是都是電影演了一會兒突然主角們大唱大跳起來了,讓我覺得疑問:這是什么電影,歌仔戲吧,哈哈哈,所以把印度電影和歐洲電影,日本電影歸位我不喜歡的電影
今年有機會看到這么高評分的電影,拋開還是無法接受的電影跳唱環節,電影中無論演員,電影故事,電影拍攝都超乎自己原來的偏見,這是目前我們國產電影少有能企及的佳作,一部電影可以把邏輯,情感控制這么到位,確實配得上9分
Point 1:"我的影迷想看我的時候,他們會去看我的電影"。——Aamir回絕英國杜莎蠟像館邀請為他制作蠟像時如是說
Point2:Aamir越是成名,越對制片、拍片更為嚴謹,在成天軋片拍戲的印度大明星里卻堅持一次只拍1部片、一年只拍1-2部片。
德才色三者兼備也著實讓人“羨慕嫉妒恨”。以上便是我“喜歡迷戀愛”阿米爾·汗的足夠理由。
怎么都不敢相信拍“三傻”的時候阿米爾·汗45歲了!跟陳奕迅一樣的簡直就是滄桑老男人的代表。話說年輕的阿米爾挺羅曼蒂克的曾跟隔壁的青梅竹馬私奔
很意外的是,我對于整部片子都無法動情。為什么這通篇的雞湯我卻一點沒有感觸呢。
看完電影下來,我不僅笑得很少并且也不認同里面的快樂。
我以為快樂不是那么容易得來的,可能我不是一個很容易快樂的人吧。
但是我終究不喜歡這種雞湯式的電影,國外的好評如潮,票房最高,人生哲理很豐富統統都不行。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馬達范作品,《三個傻瓜》的四大元素簡析【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