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無力控制我們的生存環境時,就會執著于熟悉的生活方式。我們通過把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對抗深深的不安全感。
與馬大三他們懦弱自我的無意識相反,日本人是狂熱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集體無意識,教育和宣傳的雙重作用吞噬了他們作為人的本性,變成了戰爭中的機器。霍弗也講過,任何一種群眾運動,都必須打著宗教運動或是民族主義的旗幟,唯有這兩面旗幟,才有足夠的領導力量,煽起一場蓬勃群眾運動的火焰。而日本的軍國主義恰恰具有宗教和民族主義的雙重特性

很好很好的一部片子
1、八年抗戰,誰贏了誰輸了?
八年,我們贏了,日本投降了
但誰獲得真正的勝利呢?一種物質上精神上心態上的全面勝利呢?答案很明了
一句話,殘忍的奴隸主走了,奴隸還是奴隸
2、中國農民對日本的態度
為什么他們可以天真浪漫到相信日本人會真的給他們兩輛車的糧食
這可是說是善良忠厚,也可以說是愚昧無知
總覺得也許他們心底里面,并不曉得這是侵占他們土地侵占他們主權的掠奪者,而好像僅僅只是改朝換代一般,來個個新的主人而已,我們能吃好飯睡好覺就感恩戴德了
“鬼子來了”叢志軍新作,華夷之辨和民國版三體。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08.html